全文下载链接(充值:免费论文元)
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任务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应该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并且让学生在不厌倦中学到知识。一年级语文的主要任务是拼音和识字教学,识字教学中我认为我会摒弃以往教学中不分重难点,一律由老师教字音,分析字形,讲解字义,再由学生机械抄写的老式教法。 回想自己上小学一年级时,想到自己作业本上那稚嫩的一笔一画,想到那望着台上那一双双天真、童稚的眼睛。现在想想都很幸福。所以,现在在教学中我也理所当然地倾注了我的全部精力。学习了两年的小学教育我也有所体会,对小学教育又有了新的想法,在教学中也不在是那么的老化了。现在我就来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 1.学会运用儿童语言 一年级是刚从幼儿园上来的“小宝宝”,有的孩子还处在幼儿园里生活的状态。面对这群天真、幼稚又有些调皮的孩童,怎样才能携起他们的双手,领着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呢?我,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自己在一起玩耍时又很融洽,玩得津津有味,原来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玩法。“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我觉得必须先懂得小孩子的语言,了解他们的年龄特征和行为习惯,然后才能因材施教。应该经常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成了他们的“大朋友”,或在他们心中成为他们的另一个妈妈。在和他们一起玩耍、游戏中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和语言特点,课堂上把教学内容用儿童化了的语言传授给他们,这样就会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了。 2.寓教于乐,寓情于景 因为在幼儿园里每节上课时间是25分钟,到了小学就是45分钟。习惯了幼儿园的学习时间,一年级学生由于年龄还小,自控能力不强,可能会坐不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他们可能只对讲故事、做游戏这些内容感兴趣。教师必须设法把干瘪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内容,在玩中,快乐中学习。他们才容易接受,才会觉得学习是件很快乐的事。而且要不断变换方式,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才会更好。例如:在教“j、q、x和ü相拼要去掉ü上两点”这一教学内容时,可以讲了这样一个故事:j、q、x家住在南方,那里天气很热,ü住在遥远的北方,那里天气很冷,要戴帽子。有一次ü到j、q、x家里做客,那里天气太热了,ü就把帽子脱掉了,所以j、q、x和ü在一起玩(相拼)时,ü头上的帽子就不见了,但小朋友们要记住,ü脱掉帽子后他的名字并没有变,还是读ü,不能念u。这样一来,学生既喜欢听,又学到了知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达到了教学目标。 3.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