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诚信信用
【摘要】 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电子商务交易的信用危机也悄然袭来,虚假交易、假冒行为、合同诈骗、网上拍卖哄抬标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等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屡屡发生,这些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电子商务乃至全球电子商务快速、健康的发展。电子商务的日益盛行,网络诚信的问题也日显严峻,通过网上开店进行欺诈的情况愈演愈烈。许多网上购物者抱怨说不能按时收到所购商品,即使收到也是质量次等的、仿冒的、过期的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原本想要购买的商品。却也无可奈何,因为迄今为止,我国尚无一部全国性的专门规范电子商务的法律法规,加上网络的特殊性,使得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财产权得不到任何保护。 【关键词】电子商务、诚信缺失、诚信信用 一.我国电子商务建设现状: 根据CNNIC(互联信息中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到2005年12月31日,我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1 100万人,与上年同期调查结果相比增加了1 700万人,增长率为18.1%;宽带上网人数增加了2 150万人,增长率为50.2%;上网机总数已达4 950万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790万台,增长率为19.0%。我国电子商务的基础环境不断改善。但当问及“用户认为网上交易存在的最大问题”时,“安全性得不到保障”、“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仍然排在了最前面,其被选率占70%左右。电子商务的核心是网上交易,从附图可以看出,关于“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及厂商信用得不到保障”、“安全性得不到保障”、“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可靠”等信用问题越来越突出,比例不但没有减少,反有增加趋势。由此可见,诚信问题成为电子商务的首要问题,电子商务要快速持续的发展,必须加快诚信问题的建设。 二.电子商务诚信缺失的原因:我国诚信基础薄弱,导致电子商务交易信任度低。由于我国长期的“重商主义”影响,导致一些传统的社会诚信道德与伦理的缺失。现实社会中,假冒劣商品肆虐、虚假广告泛滥、合同履约率低、经理人缺少诚信、信用卡诈骗、对欠债追讨不力等诚信问题每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