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课改进程中美术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 [摘 要] 一、参与和体验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特征。 “参与”就成为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要给学生成分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参与、感悟来学习、来创新。当代脑科学证明,尽管美术作品是以图像为特征,需要视觉感知,但它的主导中枢却分别在大脑两个不同的半球,其引起的心理过程也就不完全相同。 二、美术课堂教学要加强美术文化渗透。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加强美术文化的渗透和传递,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文化情境,是实现美术课由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向一门“必修的艺术文化课程”转变的关键所在。 三、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新理念。 新《课程标准》为开展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大胆创新,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美术课堂教育教学的重点逐渐从传统的以传授美术技能技巧为主的单一模式转到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开放型的、以美术文化渗透为主的课堂教学新模式的轨道上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 [关键词] 美术参与与体验 美术的文化渗透 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新理念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让儿童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景中学习美术。”这给广大美术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美术课程标准还指出,课程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要适应学生发展的要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要提倡学生的主动参与等。不难看出,对学生的全面关注和研究是这次课程改革的中心,即美术教育与教学的着眼点也已从“知识”转向了“人”。下面是我在课改进程中对美术教育教学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