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浅谈多媒体在特殊教育语言教学中的作用
【摘要】聋生由于机体缺陷,接受语言迟缓,和手语自身不足,致使聋生在语言学习中常出现倒句、理解难等问题。多媒体恰当地注入聋生语言教学中会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关键词】多媒体 特殊教育 语言教学 听力残疾 手语 视觉 触觉
听力残疾,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耳听力丧失或听觉障碍,听不到或听不清周围环境的声音。听力残疾学生(俗称聋生)正因为机体的缺陷,致使接受语言十分迟缓,加之手语自身的不足,教师的教学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往往是老师教得费神,学生学得吃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正逐渐走进校园,多媒体教学的深入已为聋校教育教学提供了新方式,注入了新血液,开辟了新天地。 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有以下三大优势。 一、调节视觉刺激,优化学习效果 聋生听力损失以后,视觉起着重要的代偿作用,是他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文字的描述、图象的展现来调节聋生视觉刺激,让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知识,极大地优化了学习效果。例如,教学《荷花》一文时,有些长句较难理解,如:“荷花挨挨挤挤,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等。尤其是句中“挨挨挤挤、冒、饱胀、破裂”等词语的含义,按常规教学教师要一个字一个词地进行讲解、分析,聋生是很难理解的。采用多媒体教学,教师就可以通过远镜、近镜的调节让学生感知荷叶的密集,理解“挨挨挤挤”的意思;通过展现荷花图片让学生感知荷花的各种姿态特征,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出一幅满塘荷花美景图,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教师把火烧云的变化制作成Flash控件,通过鼠标的点击,让学生了解到火烧云颜色的变化和云彩形状的变换,理解各种颜色的词语的意义,从而领略自然景色的壮观。 二、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主体探索意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向导和动力,是带有情感意味的注意。人们只有对周边事物发生兴趣时才会产生对事物的追求与探索,兴趣越浓,观察就越仔细,体会也就越强烈,学习也是如此。聋生由于听力失常,对事物的认识只有通过眼睛去了解。多媒体教学正好能够有机地弥补他们的缺陷,通过多彩的画面和活泼的动画来刺激视觉,拨打学生“趣”的心弦,“美”的情感,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育内容和方法的新颖性、多样性、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条件。我们在教学中运用一个动画,提出一个问题,设置一个悬念,创设一个新奇的问题情景,会激起学生积极探究新知识的心理。例如教学古诗《山行》,诗中“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的含义是:经受过霜打后的枫叶要比二月的花更加红艳。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