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论语文课堂提问艺术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经常的教学方式。而且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恰当的课堂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该文从整体性、价值性、准确性、适宜性、兴趣性五个方面,介绍提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课堂 提问 原则 语文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解疑、获取知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是交际活动的催化剂;是教师输出信息、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的重要渠道。课堂提问对教师驾驭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优化课堂教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今天的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以学生的“学”为主要目的,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兴趣所以课堂提问就更为重要了。在语文教学中,怎样才能设计好课堂提问呢?我认为设计课堂提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一、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有两层含义。首先要求设问要从整体出发,提出的问题相对比较整,有一定的覆盖面。这里的整体可以是一篇,也可以是一部分或者一个自然段。如“周瑜哪些地方不如诸葛亮?”这个问题覆盖《草船借箭》全文,“大猫怎样古怪可爱”覆盖《猫》的第一段,“小兴安岭的夏天如何美丽”覆盖《美丽的小兴安岭》第二自然段。其次要求提出的问题,围绕一个核心,逻辑联系紧密。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的问题设计是:1.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2.他是怎样炸暗堡的?3.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的结果是什么,说明了什么?这组问题围绕“炸”这个核心,联系紧密,成为一体。 从整体出发设计提问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小艇为什么能成为威尼斯这座城市的重要交通工具?”这一问题统领《威尼斯小艇》全文,明确地告诉了学生学习的主要目标。从整体出发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学习《鸟的天堂》一段,我们从这一段的整体出发设问:大榕树有什么特点,你是从那儿看出来的?问题提出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然后再进行讨论。 违反整体性原则的现象是思路乱,问题碎,覆盖面窄。有的老师句句都问,零敲碎打,缺乏概括,学生眉头不皱,眼睛不眨,用简单的“是”或“不是”进行对答,有的老师想起什么问什么,学生盲从应答,难以提高思维的质量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