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浅析对我国农村基础教育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和九年义务教育制的实施,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及相关体制的影响和束缚,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的经费不足、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素质不高、应试教育思想成为主流、以升学率为最终目标、不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等问题。 (一)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 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与完善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但我国的教育几乎忽视了最贫困的农村地区。2000年,我国宣布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 及的概念是对85%人口的覆盖,但是另外15%的人口分布地区恰恰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这些地区才是最需要优惠政策扶持的。而普及了义务教育的85%里面 的农村却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农村义务教育的负担者竟然是农民!我们的义务教育管理职能是逐级下放的,所以一级的财政基本上是农民养的,这就和义务教育 的本意相差甚远。义务教育是国家行为,对学生免除有限的学费,却收取高额的杂费。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明显劣势的农民群体,对本属于政府行为的农村基础教育, 义不容辞地担当起“大梁”的作用,以惊人的牺牲精神默默地沉淀着中国农村教育史的壮丽篇章。 (二)农村基础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以及素质不高。 现在正在解决的民办教师问题和小学教师的学历达标问题,这些民办教师即使转正了,其本质上还是没有受过比较正规的师范教育。现在,从师资的配 备来看,从师范学校毕业出来的优秀老师,都是涌往城镇的学校。越是贫困,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的农村学校,师资状况就越让人忧心。而且,农村教师的生活条件、 工资福利、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也不利于吸引优秀的老师。还有农村老师本身素质不高。一位退休教师说:“教师是一件事关良心的职业,用百分百的心血和用百 分之十的心力,得到的工资待遇都是一样的……”。正因为这样,有很多农村教师就只出了百分之十的心力,只在工作时间对学生负责,对教学负责。再者,农村基 础教育的圈子实在是太窄了,窄的让大部分老师的眼光也变得狭小起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