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辛弃疾词的爱国主义精神
辛弃疾一生致力于词的创作,使词进一步从婉约派的局限中超越出来。他用豪放的词风写出了一首首感人至深的词作,而辛词中最令人感奋和激动的是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辛弃疾的词就像是作者人生境遇的一部历史,瞰其一生,几度起落,怀才不遇,屡遭猜忌,不得尽展其才,一腔悲愤无处发泄,故而寄之于词。无论是他踌躇满志、意气勃发之作,或是失望悲苦、激奋于胸之作,还是忧患成疾、感叹悲怆之作,还有忘情山水,醉卧南冈之作,无不体现出作者忧国忧民之心,复国雪耻之志。但是,正是由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使他的抱负终未能偿,一生唏嘘不已。 一、辛弃疾少时立报国之志,一生却饱受坎坷。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他的一生是面对山河破碎、南北分裂的年代,“为祖宗、为社稷、为生民”而梦寐以求抗御外侮、恢复统一的一生。年少时受祖父辛赞影响,“登高望远,指划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不共戴天之愤。”绍兴三十一年,投奔耿京义军,次年逢张安国投敌,他与王世隆率五十骑径趋金人营中,活捉张安国,南渡归宋,当时他年仅二十三岁,表现了他优异的军事才干。南归后入仕,并满怀杀敌之心,一心想有所作为。他不断向朝廷上书请战,屡不允准,后因参劾落职。此后,宦海几经沉浮,最终对朝廷彻底失去希望,数次册封未受,饮恨而终,享年六十八岁。 时代未能造就英雄,却造就了英雄的词。面对山河破碎,朝廷歌舞生平,他忧虑,他感叹,他悲愤,他无奈,他痛哭! 二、辛词中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主义精神。 应该说,辛弃疾的词内容不尽相同,既有壮怀激烈的豪情壮语,也有抒发不满的讽刺之词,还有忘情山水的托物言志,更有愿不得偿的凄婉之调。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那就是辛词中始终不变的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