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问题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上的衍生金融工具蓬勃兴起、不断创新。其对传统的会计理论和事物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至今为止一直没有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但由于其收益的不确定性和巨大的风险性,又使得会计上对其反映和监督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全面深入研究衍生金融工具交易,规范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处理 衍生金融是指基本金融工具(债券、股票)以外的金融工具 具体有三种:期货、期权、互换 衍生工具交易的目的有两种:投机或套期保值 有效套期关系是指套期工具公允价值的变动能高度有效抵消现货市场公允价值变动的风险(具体相关性在80%-125%以内)套期工具一般是指用来套期用的衍生金融工具 一、衍生金融工具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 衍生金融工具采用公允价值计量以后,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但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却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公允价值如何计量,如何确保其可靠性,一直是其应用的难题。特别是场外交易的衍生金融工具,如远期合约,由于合约交易内容和规模按交易者的需要而制定,而且多在场外进行买卖,合约没有进行标准化,一般不能转售他人。因此,通过市场询价很难取得其公允价值。这种场外交易类似远期外汇合约的衍生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估值技术和定价模型,及使用这些技术估计的假设,如折现率、波动性、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和流入时间的披露很重要。对公允价值如何取得的披露在新准则做了相应的规范,但是这些规范比较笼统、只提供了对公允价值计量的有限指南,并且对计量中可能遇到的共性问题没有提供统一的解决框架,而且没有统一的解释。 (二)增加会计报表的波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