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目前现代汉语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索教改对策和体现人文精神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的教学目标和观念、不断更新和协调教学内容、积极采用动态教学模式、广泛开展语言实践活动。 一、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内涵与现代汉语教学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人文素质教育是使人具有做人的资格的一项神圣事业。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优良人文素质为使命的教育类型,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人文素质教育首先是人文学科的教育。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人的语言能力与人的综合素质关系十分密切。所有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现代汉语的教学和研究。特别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这一要求对现代汉语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 语言是一种开放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的符号系统。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现代汉语课在选用语料时应该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只有不断更新语料,反映时代气息,才能使语言之树常青。 现代汉语课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语言能力,让学生把对于现代汉语的语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内容涉及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各方面知识,是阅读、写作、理论学习的基础和工具,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同时让学生在掌握工具的基础上,为将来从事汉语教学和科研作一个初步的准备。 二、现代汉语的教学现状
针对现代汉语的教学现状,随着汉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日益凸显,现代汉语课程的重要性也为人们越来越关注。 然而,目前高校的现代汉语实际教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与文学课相比,现代汉语课似乎更枯燥、单调,既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感人的艺术形象,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这门课程,多数学生认为:课程知识零碎、枯燥、抽象;教学内容过多且有些在中学就已经学过;授课形式单一,缺少师生交流;学生课堂上听的时候似乎都懂了,可是做练习又觉得比较难。主要表现出的特征:(1)教学对象都是高考后进入大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以汉语为母语,课程中的不少基础知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已经在不同程度上接触过。(2)教材一般选用全国统编的教材,大都是专家和学者经过多年的努力精心编写的。(3)教学模式主要是传统传授型的。课堂上基本是教师讲、学生听,注重对知识的深透讲解以及理论的系统性。(4)教学手段上目前多采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教师一般把授课的详细内容都做成了课件,在多媒体教室里授课。(5)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听课多似昏昏沉沉乃至郁闷厌倦,能否用所学过的理论来解决多少实践问题就更不得而知了。
三、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