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有效的会计监管对企业发展的必要性及对策 【提要】防止会计信息失真不仅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项基本目标。建立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对于保证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防范会计信息失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内部会计控制的好坏是衡量企业管理成败的重要标志。遵循实事求是、因事制宜、灵活兼顾的原则,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具体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立一套切合实际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从而保护单位财产安全完整。 【关键词】内部会计 控制 有效性 构建
一、会计监管工作的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与市场经济的发展尚不适应,在某些领域和行业,会计信息失真是有增无减,会计监管是有名无实,这已经成为财务管理工作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有些单位一切领导说了算,会计法规可有可无,会计人员往往不敢违背领导的意思,没有自己的立场与原则,往往是随风倒,领导说什么就是什么。有的会计人员坚持原则却往往受到打击报复,得不到妥善处理,严重地挫伤了会计人员严格执法的积极性,使会计监管成为事后反映,成为了一种摆设,失去了会计监管的意义。一些部门和单位受局部利益或个人利益的驱动,会计工作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信息失真,严重影响了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的正常进行,会计工作根本无法独立行使其监管职能。因此,强化单位会计监管职能,切实做好会计监管工作是当务之急。 二、会计监管弱化的原因 1、其一是我国法律制度尚不健全,社会风气不正,腐败现象较为严重,会计环境十分复杂。在会计行业最重要的一点便是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要端正,并诚实守信、廉洁自律。但因金钱的诱惑往往使一些思想道德素质不高或政治立场不坚定的会计人员走入歧途,至使忘记法律的历害性,使自己走向腐败的路上,或有一部分人联同领导或相关人员违背职业思想,做出欺骗国家利益的行为,成为会计造假的工具,丧失了会计监管的职能。 2、其二是不能正确处理监管与服务的关系,导致会计监管的弱化。会计具有监督管理的职能,监管贯穿于财会活动的始终,形成监管和服务之间相辅相成的内在联系。但实际工作中,财会人员往往不能正确处理服务与监管的关系。会计人员遇事时按常理应在不影响本职职道德的基础上公私分明。而如果与领导发生矛盾时,有部分人员便服从领导意图为先,扭曲了工作职责,反而造成严重后果。会计人员在涉及单位职工的切身利益问题上怕犯众怒,不敢监督,从而一步一步走向歧途,一炮不可收拾的地步。 3、其三是财会人员对领导坚持要办的违纪事项怕受打击,不敢有效监督。如财会人员在处理单位利益与国家利益这一问题上,如果按照领导的意图为本单位的“利益”而偷、漏税款,编制虚假会计信息,就会得到领导的奖赏与器重。如果违抗领导的意思则会受到打击报复,甚至会被辞退。这种现象至使职业人员仅仅考虑至自身的一时安宁,但没有顾虑到国家法律的威严。 4、其四是财会人员素质不高,妨碍了会计监管职能的发挥。近年来财会人员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