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从诗、散文、词三方面看苏轼对北宋文学的贡献
[摘 要] 苏轼是北宋诗词文成就最大的艺术大师。他对北宋文学最大的贡献就是对宋词有开创之功,完成了词文人化的过程,使词与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双峰并峙,苏诗取材之广,内容之丰,在文字形式语言风格上影响了北宋诗坛基本面貌的形成,他的散文更接近于真正的文学家之文,更加注重文章的文学性和实用性的结合,极大的促进了北宋文学高峰的形成和到来。 [关键词] 诗 散文 词 苏轼 北宋文学 贡献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生活在北宋时期,是中国文化的又一高峰期。北宋文学经过王禹偁、晏殊等人的努力,最后由欧阳修、苏轼等人推向高峰。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领域内,继续前人的革新,都取得了令时人及后人赞叹的成就,是宋代最受人推崇,影响最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大师。 苏轼一生仕途坎坷,足迹遍布北宋王朝的大江南北,诗、词文著述颇丰。目前人们对苏轼的研究,似乎大多是对其艺术成就的评价和肯定,而对他在北宋文学特殊的贡献上评价不一。本文拟就苏轼对北宋文学的影响和贡献作一点肤浅的探讨。 教育的兴盛和人才的辈出,是北宋文学发展的关键,宋代是继盛唐之后,中国文化的又一高峰。苏轼《富郑公(弼)神道碑》云:“宋兴百三十年,四方无虞,人物发滋;盖自秦汉以来,未有若此之盛者”[ 《苏东坡全集》上,中国书店1986年版 第431页],而苏轼正是在此大的背景之下开始其一生的文学创作。 苏轼的诗。 苏轼的诗传留下来的共计二千六百余首,他在梅、欧之后继续创新,是宋诗艺术成就的杰出代表。 他汲取了唐、五代以来诗歌创作的精华,并揉入了自己对诗的理解。苏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许多诗表现了其丰富曲折的人生。在他们诗中有的描述山川景物,村野风光,农家风俗,表达对生活之爱,有的写愤懑、忧愁、伤感,更有的来表现自己机智、风趣,洒脱自在的个性和恬淡闲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境,向读者再见了一个真实自然的苏轼。读苏轼的诗,更喜欢的是以理趣见长的作品,诗人在写景、咏物、记事中,有意识地阐述某种生活哲理,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与思索,如《题西林寺壁》《琴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身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在艺术表现上,他特别擅长赋和比两种手法,和他的散文相通的是,记人、记物、记游,都做到曲折无不尽意,其中又以写运动和变化最为精彩传神,如《望湖楼醉书》以四个稍纵即逝的镜头捕捉来去疾忽的夏雨。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