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关于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有位优秀的儿童教育家说过:优秀的品格,只有从孩子还在摇篮之中时开始陶冶,才有希望,在孩子心灵中播下道德的种子,越早越好。贝多芬曾告诫后人:把德性教给你的孩子,比给他丰富的物质、房子、轿车和充足的金钱都好…… 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钱。 由此可见,小学生时期是一个人品德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中国还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些都说明孩子时期品德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把德育教育工作放到首位。 在工作实践中,我认为学校品德教育的核心是爱,给孩子足够的爱,给孩子全方位的爱,不在于具体教给他们什么,而在于用人性的光辉描绘孩子性灵的底色。这样,将来不论每个孩子成长大小,具体技术水平高低,但至少他是一个富有爱心的人。因为在一个爱的环中孩子幼儿学会爱。(而不会如现在社会出现的“刺母门”,道德底线等等这里付老师可以任意加一些现在的社会问题) 一、 率先垂范,树立教育“带头人” 对孩子们的进行品德教育,除了平时的教育与培养,榜样示范是最直接的教育方法。由于成人在幼儿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成人的许多言行都会被孩子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言一行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和道德观。一:教师要做好孩子的榜样教育;教师要在孩子面前建立健康的道德情感,为孩子提供学习、纪律、休息、游戏和威权的正确方式;教师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孩子,像母亲那样关心和爱护孩子们,处以深厚的感情、进步的思想和文明行为感染孩子,教育孩子,促进儿童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有一次,我看见一位平时很调皮孩子情绪不好,就走过去,紧紧的抱抱他, 给予他安慰,并轻声说:“老师做你的妈妈好吗?放心,老师会保护你的。”他的精神很快就放松下来了。后来,他自己看见别的孩子情绪不好时,也会走过去,拉拉别人的手说:“我做你的好朋友好吗,我们一起玩吧。”二:是做好家长的榜样教育。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在家中父母应以身作则,表里如一的尊重长辈、关心他人;外出时遇有机会也要对他人付出爱心,如扶盲人过马路、帮老人扛东西、公交车上给年幼老少让座等。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育。平时和家长聊天时,有一个家长向我诉苦,说她经常向孩子讲道理,让他尊敬老人,做事情要有耐心,要有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