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工商管理的模式及人力资源 光阴似箭,时间如梭,转眼间,我在学校进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习已经有两个年头。在这段时间里,我们的公共基础课大致已经学完,其中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组织行为学、基础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高等数学等等。学到了不少新知识,为以后还要继续学习的一些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打好了理论基础。作为21世纪开放教育的学生,我们完全脱离了正常的教学模式,远程教育使我们挤出自己平时的空余时间,自己通过网上多媒体,网上课件及参阅教材,来学习获得知识,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能有助于学到知识,学好知识,为今后的现代化建设献上一份微薄之力。三年来,在老师的指导教育下,在同学、朋友、家人的帮助支持下,我学到许多知识,取得较好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1,成本信息精度不高。 在现代制造环境下,直接人工成本比例下降,间接费用大幅度上升。20世纪70年代前,间接费用仅为直接人工成本的50%~60%,而今天大多数公司的间接费用为直接人工成本的400%~500%以往直接人工成本占产品成本的20%~30%,而今天不到10%。显然,仍然沿用传统成本 计算 方法中的工时、产量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必将导致成本信息失真,使得产量高、复杂程度低的产品成本偏高,而产量低、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偏低,从而导致成本控制失效、经营决策失误。 2,成本信息不够广。 传统成本管理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生产经营活动的价值耗费,而对企业外部环境的分析则很少考虑,从而表现出与战略管理极强的不适应性。”[2]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的标准化将大大缩减产品制造成本在企业整体运营成本中的比重,产品的研发成本、售后服务成本及日常管理活动所引起的成本占企业整体运营成本的比重将不断上升。战略管理强调的是知己知彼,也就是说要在开放型、竞争型的市场环境中既关注自己,又要了解别人。既要知道上游供应商的情况,又要清楚下游客户与经销商的情况,并协调好与他们的关系,同时更需要对竞争对手的基本状况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新环境对传统成本管理模式的挑战。
1、生产组织的巨大变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行为变得更具有选择性,需要生产者提供更加多样化和更具鲜明个性的产品,从而使传统的以追求规模经济为目标的大批量生产方式转变为能对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迅速做出反应的“柔性制造系统”和“批量定制”的生产组织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