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环境教育在身边 [摘 要] 我班开了3年的环境教育,我们从园本课程、家园合作、利用社区资源这三条途径进行环境教育。通过这些年来的教育思考,我体会到幼儿园环境教育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年龄小,认识活动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从实际出发,着手于身边事物,让幼儿亲身感受,动手实践,由小到大,潜移默化的的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动。 [关键词] 环境教育、身边、园本课程、家园合作、社区资源、主题活动
环境教育是什么?就是在各学科渗透的基础上,通过专题教育的形式,引导幼儿欣赏和关爱大自然,关注家庭、社会、国家和全球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帮助幼儿获得与环境相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方法与能力,培养幼儿对环境友善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以此为指导思想,我班开了3年的环境教育,我们从园本课程、家园合作、利用社区资源这三条途径进行环境教育。通过这些年来的教育思考,我体会到幼儿园环境教育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他们年龄小,认识活动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所以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从实际出发,着手于身边事物,让幼儿亲身感受,动手实践,由小到大,潜移默化的的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再将意识转化为行动,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成为一名环保小卫士。 开展丰富多彩的“园本课程” 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在开展“园本课程”,所谓“园本课程”就是具有自己幼儿园特色的课程,我们幼儿园开展教科研课题的是“幼儿环境教育活动设计的研究”,我们班作为实验班开始收集、设计、实施各种环境教育活动,再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完成我园的“园本课程”。刚开始搞环境教育没有经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收效甚微。我很喜欢绘本《叶子小屋》这是个环保故事,于是我们就生成了《叶子小屋》主题活动,我们进行这个活动是希望孩子能通过故事体会到人与动物、植物是“一家人”,要和谐相处。在我看来孩子们通过一系列活动,环保意识有所增强,可是一只小小的西瓜虫让我很有失败感。吃完午餐孩子们都到了户外休息,我们坐在天井的草地上折纸玩,这时有小朋友发现了一个西瓜虫,立即有几个孩子围了过去,我想他们看够了应会离开的吧。可是没等我离开,浩浩一脚上去就把西瓜虫踩死了,洋洋也上去补了一脚,而其他小朋友纷纷到我这儿来告状了。本来踩死一只西瓜虫也没什么的,可是想到进行的“叶子小屋”主题活动,西瓜虫也是有生命的呀!看来我们进行的这个绘本活动还离孩子们太远,只停留在纸上,如果从身边的小虫子入手,孩子们可能会更有兴趣,也更有共鸣。慢慢的我们就发现身边许多小事就可以开展许多的活动,于是就以一小事物为主题,围绕它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活动。 小班时幼儿对幼儿园里的石头很有兴趣,而且我们幼儿园就位于雨花台附近,雨花石也算是我们南京的一张城市名片,孩子们还发现石头有很多种,大理石、鹅卵石、雨花石、玉石等等,它们形状、颜色、手感都不同,作用有很多。于是我们开展各种活动,让幼儿找石头、画石头、玩石头,充分调动幼儿各感官在各领域里享受石头带来的快乐,从而喜爱石头、喜爱大自然。我们还开展了“果蔬大会”、“青蛙宝宝”等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