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
1799年5月20日,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生于都尔市一个中产阶级之家。他的父亲出身农民,大革命和帝国时期靠自己的精明和钻营而发迹,成为一个资产者。 他是十九世纪法国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从1892年到1848年,巴尔扎克以顽强的毅力和不知疲倦的热情进行创作。他夜以继日,拼命工作,经过2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以91部中长篇小说的辉煌成就,建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学大厦《人间喜剧》,实现了自己的宏伟志愿,使他成为了文学中的拿破仑。《人间喜剧》描写了资产阶级取代贵族阶级的罪恶发家史和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展现了一幕幕围绕着金钱发生的家庭惨剧,通过揭示金钱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道德的腐蚀、瓦解作用,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从经济分析的角度展现社会生活,人人都在奔钱,人人都在为钱所累,人人都在遭受金钱的毒害,这是1848年以前法国社会生活的现实。 《欧也妮·葛朗台》是人间喜剧中的一部中篇小说,他以典型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和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而无可争议地成为巴尔扎克的代表作,成为脍炙人口的佳作。 1.典型的人物形象 巴尔扎克的确提出,要“描写一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以绘写出这个时代广阔的面貌。”他把塑造典型作为再现社会的重要手段。《人间喜剧》素以典型众多著称于世。人间喜剧中出现了社会各阶层的人物,以贵族和资产阶级的人物为最多。而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就不下六七十个,包括资产者、贵族、野心家、政治家、司法人员、军人、教士、艺术家等。欧也妮·葛朗台则以一个资产阶级暴发户、吝啬鬼的形象在这个文学形象长廊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被称为巴尔扎克“最完美的绘写之一”。 了解巴尔扎克创作《欧也妮·葛朗台》这一部小说的经过对于理解作家是如何塑造葛朗台等典型形象不无裨益。1833年,巴尔扎克在都尔城附近一个老朋友的家里听到沃纳先生谈起,在索漠城有一个吝啬鬼名叫尼韦洛。他生于1767年,1797年结婚,娶了一个药剂师的女儿,有三个孩子。在法国大革命前在卖旧衫的迪普伊太太家当伙计,他可能靠赌博起家。他先放高利贷经营国家财产的标卖,复辟时期已具有几处可观的地产,他长得瘦小、难看,穿得很蹩脚,他的吝啬特点成为城里人们的话题,他把钱币藏在家具的垫板下面,他向游客指点家里的古董,以便得到几个小钱,因为游客以为他是一个园丁伙计。 巴尔扎克没有按照实际生活中的吝啬鬼去描写,而是进行了重大的艺术加工,终于创造出一个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吝啬鬼、守财奴的典型形象。 小说中的人物葛朗台是法国西部小城市索漠城的巨富。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时,他只是一个富裕的箍桶匠。但他善于钻营,共和政府时期,贱价买到了当地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道院和几块分种田。有了产业作为后盾以后,他便在政治舞台上出现,见风使舵,成了共和党人,当上索漠区的行政委员,并利用职务的方便大发其才,成为索漠城有几百万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