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如何让区域活动更富吸引力
区域活动可以使幼儿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使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主动学习,充分展现幼儿的天性,激发幼儿的自我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能力,相对宽松的活动气氛,能满足幼儿发展的需要,是幼儿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但在实际的区域活动中,并不是所有的区域都能吸引幼儿,有时教师精心设计区域却无人问津,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或是有的区域幼儿刚玩几次就烦了、腻了,教师还要想办法重新设置,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区域活动更富吸引力呢? 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我认为,要想使活动区域更富吸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 第一、区域活动的“生成”要体现师生互动; 区域的设置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效果,教师决不能以自己的经验或假想来构建新的区域,要注重引导幼儿参与,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来“生成”新的活动区域。如:小班3月份的主题是《蔬果舞会》,我带幼儿到菜市场参观,他们对各种各样的蔬菜非常感兴趣,“老师你快看,黄瓜上有刺”、“那个有毛毛的是什么菜呀?”“菲菲,你看这么多的白薯”,“那不是白薯,是大萝卜”。……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看着他们兴致勃勃的样子,我趁机说:“咱们各种菜都买一点儿,带回去也开个蔬菜市场,好不好啊?”听到这个建议,孩子们的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他们争着出主意,“老师,买芹菜吧。”“老师,买豆角吧。” ……当我们把这些蔬菜带回去后,大家就自主的忙了起来。每天,幼儿还从家里带来不同品种的蔬菜,共同设置我们的“蔬菜市场”,有一次,班里的苏子轩把新带来的弥猴桃也放在了蔬菜堆里,我发现后,随机提出了新的问题:“弥猴桃是蔬菜吗?”幼儿为了这个问题争论了半天,有的说它长的和土豆一样,是蔬菜,有的说它叫桃,肯定是水果。在大家的争论过程中,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又开设了一个“水果商店”的区域,在构建过程中,幼儿积极的为水果贴标签和价格,并开设制定活动规则,如:水果要怎样进行买卖?卖水果要说些什么?买完后的水果应该怎么办等等,真是忙的不亦乐乎!我想正是因为区域的生成有着幼儿自己的努力,他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才最高。而且,在这样的区域活动中,他们的问题能得到解答,求知欲得到了满足,幼儿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区域活动的主人。 第二、投放“会说话”的区域活动材料; “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以往教师投放的区域材料太过死板、单一,如:我们常会在美工区投放一些印有物体轮廓的图片,供幼儿练习涂色;还会在计算角放一些按数添物的作业纸等。类似这样的材料幼儿操作之后就没有再操作的必要了,所以我叫他“一次性材料”。而幼儿真正需要的是“会说话”的区域活动材料,这里所说的“会说话”是指材料本身就能引导幼儿活动,是真正有活力的、开放性的、能体现多重价值的区域材料。如:在“大大小小的泡泡”认知活动之后,我在尝试区投放了各类塑料杯、塑料管、洗洁精、洗衣粉及制好的泡泡水等,我还在这套材料的旁边投放了一张吹泡泡的图片,目的在于使幼儿能根据活动的结果自发的去探索活动的过程。当然,教师还要有目的的多去观察、发现,别忘了,对幼儿来说,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第一位的。当幼儿有了兴趣时,而我们的区域材料又正是投其所好,那样才能真正的吸引幼儿。例如:在和幼儿聊天时,发现他们非常喜欢天线宝宝、蜡笔小新、奥特曼等这些卡通形象。于是,我便在“小巧手”区域中投放了制作这些形象头饰的所有材料,从大的彩色纸到小的橡皮筋,都应有尽有。记得第一次活动的时候,大家可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