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作用 在人类所拥有的一切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宝贵的。一个国家只有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管理,这个国家才能繁荣,民族才能振兴。在一个企业中,只有求得有用人才、合理使用人才、科学管理人才、有效开发人才等,才能促进企业目标的达成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于个人,潜能开发、技能提高、适应社会、融入组织、创造价值,这都依赖于人力资源的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
“人力资源”一词是当代著名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提出的,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德鲁克引入“人力资源”这个概念。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HRM)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然而,它在80年代以后才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纵观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它经历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现代管理三个发展阶段,并先后提出了雇佣劳动管理、劳动人事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指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方法,对与一定物力相结合的人力进行合理的培训、组织和调配,使人力、物力经常保持最佳比例,同时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进行恰当的诱导、控制和协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使人尽其才,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以实现组织目标。根据定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人力资源管理,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量的管理,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质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关心的是“人的问题”, 其核心是认识人性、尊重人性,强调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在一个组织中,围绕人,主要关心人本身、人与人的关系、人与工作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组织的关系等。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一个人力资源的获取、整合、保持激励、控制调整及开发的过程,它包括一切对企业中员工构成直接影响的管理决策及实践活动。 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
传统的人事管理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对人和事的管理是伴随组织的出现而产生的。现代意义上的人事管理是伴随工业革命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并且从美国的人事管理演变而来。70年代后,人力资源在组织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传统的人事管理已经不适用,它从管理的观念、模式、内容、方法等全方位向人力资源转变。从80年代开始,西方人本主义管理的理念与模式逐步凸现起来,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便应运而生。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人力资源管理”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直到现在还处于推广阶段。总的看,由于传统计划经济形成的旧的管理模式的影响和轻程序、轻处理的中国文化的积淀,依靠人治的方法和非理性的管理意识,在国内企业中特别是国企中比较普遍,因此影响了现代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