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诗经》爱情诗浅谈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叶五六百年间的诗歌305篇,至汉代成为儒家“五经”之一,确立了其权威地位,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作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的《诗经》,内容丰富多彩,而其中最优秀的篇章却大都是关于爱情婚姻题材的。据粗略统计,《诗经》中与爱情有关的诗作有近80篇,占总篇数的四分之一以上,在公认为最有价值的《国风》一百六十篇中,就有近一半是爱情诗,超过了任何其他题材的作品。从反映现实的深度、广度和艺术的成熟来说,爱情诗也是出类拔萃的。正如郑振铎先生所说:“在全部《诗经》中,恋歌可说是最晶莹的圆珠圭壁,假定有人将这些恋歌从《诗经》中都删去了……则《诗经》究竟还成否一部最动人的古代诗歌选集,却是一个问题了。这些恋歌杂于许多的民歌、贵族乐歌以及诗人忧时之作中,譬若客室里挂了一盏亮晶晶的明灯,又若蛛网上缀了许多露珠,为朝阳的金光所照射一样,他们的光辉竟照得全部的《诗经》都金碧辉煌,光彩玄目起来。”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讨论一下《诗经》中的爱情诗。
积极、真挚的精神基调
爱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是一种千古不朽的文化现象,更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作为先秦时代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爱情诗充满了生活气息,鲜明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面貌,而如此大量的爱情诗的收录,本身也表明了当时社会对爱情尊重而神圣的态度。诗人们怀着高尚的心灵大胆讴歌爱情,使一篇篇诗歌充满真挚热烈的感情和高尚健康的情调,因而流芳百世,经久不衰。 《诗经》开卷首篇《周南·关雎》,便是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爱情诗。诗中抒发的是对一个“窈窕淑女”无穷无尽的爱恋相思。马瑞辰《通释》注:“《方言》‘秦晋之间,美心为窈,美状为窕’。”淑者,秉性贤德也。可见诗人所爱不仅在于貌美,更爱其品德美。这样一个德貌双全的女子,令诗人朝思暮想,在还没有得到回应时,他陷入了不尽的相思苦海,“悠哉悠哉,辗转反侧”,终日茶饭不思。但他却毫无怨言,既不粗野地强迫,也不寡情地放弃,而始终如一地幻想着用琴瑟博得她的好感和友爱,用钟鼓使她幸福快乐,这无疑是一种纯洁真挚而善良高尚的情怀。 《秦风·蒹葭》更是将这种对于美好感情的渴望写得扑朔迷离,凄婉动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这是一首优美的抒情恋歌,所描写的是若隐若现扑朔迷离的美好诗境。那秋水、蒹葭、伊人,都似笼罩在轻紗般的薄雾中。由于河水的阻隔,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可求而不可得。钱钟书先生认为这首诗所描绘的是一种“企慕之情境”,至于企慕什么,历来众说纷纭,但不管有多少种说法,总有一种是肯定的,那便是对于爱情的向住与追求。对于全诗主要的意象“伊人”,人们最直接的联想便是诗人所追求与思念的人。通篇诗歌通过对于“所谓伊人”的苦苦追求与寻觅,表达了对于爱情的执著与渴望,写出了一个在恋爱中痴情人的心理感受,真实、生动、曲折、感人。这首诗的动人之处就在于主人公对于爱情的痴迷与追求,路途遥远,他似乎望见朝思暮盼的意中人就在水的那一边,想去寻找她以期欢聚,路途遥远、艰巨,没能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