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教师与素质教育 [摘 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而素质教育被作为二十一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可见,教师承担教育幼儿、实施素质教育任务之大。[ .桂景宣:《学前教育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教师 实施 素质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以面向全体幼儿,全面提高幼儿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体、智、德、美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佚名:《中国教育文摘》,北京教育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素质教育是人生的启蒙教育,它将对婴幼儿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而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者又应有哪些认识呢? 一、提高教师的教育能力 幼儿素质教育的关键因素——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教师的教育技能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培养目标的实现,是教育中重要因素,也是教育当中的一个十分关键环节。因此提高教师尤其是新教师的教育技能十分必要。教师教育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实践、反思,到再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 二、更新教育观念 [ 论幼儿素质教育在人生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在社会急剧变化,各种世界观和哲学思潮激励交锋的新时代,教育必然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这些发展趋势都要求我们更新教育功能,以适应知识化、信息化的未来社会。为此相适应,教师的教育观念也要随之转变。任何好的教育思想都必须首先由教师吸收,掌握并且转化为教师自身的观念,然后才有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转化为具体的教育策略,从而实现教育的预期目标。我认为目前幼儿教师应树立以下教育观念: 1. 首先,把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方式逐渐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发展。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而素质教育以学生的综合素养为重要的标准,我们不能以“分数”为参照,以是否记住哪些答案来统一评价幼儿,而忽视了针对每个幼儿原有水平及发展程度的全面评价。而应该以了解幼儿,注重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提高幼儿的综合素养。 2.其次,变"注入"教育为"启发"教育,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采用各种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动脑、动手、动口,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发展能力,使幼儿主动、活泼、愉快地去学习和活动。同时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幼儿的创造力虽不像成人的创造力会拥有多大的社会价值,但这并不表明它没有存在价值。相反,它的存在对于幼儿的成长贡献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