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恐惧情绪心理咨询案例
[摘 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运用冲击疗法帮助求助者持续暴露在现实的恐惧刺激中而不采取任何缓解恐惧行为的方法,使求助者的恐惧情绪自行降低,从而实现了治疗目标。 [关键词]恐惧、冲击疗法、应激 一、案例描述 (一)一般资料 罪犯王某,男,19岁,初中文化程度,汉族,未婚,盗窃罪,原判刑期2年;健康状况良好,家族无遗传病史,主动求助,主客观统一,无幻觉妄想症状。 (二)主诉 王某陈述:“一个月前,监狱厂房发生安全事故,一工人从屋顶跌落死亡,王某当时刚好在场。事后,王某便感到紧张和害怕,只要听到相关议论就开始感到恐惧,经过出事地点更是胸闷气短、两腿无力,似乎有一种要虚脱、昏倒的感觉;睡觉时血腥场面常进入脑海,难以入睡;在车间劳动经常走神,劳动效率下降。” (三)观察和同犯反映 1、背景信息:王某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农村,是家中独男,个性内向敏感、胆小怕事。 2、咨询师的观察:王某面带倦意、双眉紧锁、语气焦躁、手画桌面,自知力完整,内心体验与现实一致,无感知觉异常,无逻辑思维混乱。 3、同犯反映:“事发当天,王某刚好经过现场。事后王某惊恐不安,怕听到别人谈论此事,失眠,常为小事对人发火。” 二、评估与诊断 王某的消极情绪有亲眼看见事故这一现实刺激引起,病程1个月,情绪未泛化,故诊断求助者为一般心理问题。 (一)诊断依据及程序如下: 1、根据区别正常与异常心理的“三原则”,考虑求助者人格相对稳定,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助的行为,无逻辑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症状,可以排除精神障碍。 2、根据求助者不良情绪症状和行为表现来看,其问题具有“由现实事件引发、持续时间短暂、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并未泛化、社会功能未严重破坏”等特点,因此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即因死亡事件导致恐惧情绪。 3、问题原因 ⑴生物原因:本案例未见明显生物原因。 ⑵社会原因:受到突发事故的强烈刺激。 ⑶心理原因:王某个性内向胆小,应激防御能力较弱,易受暗示,情绪易受环境变化;成长经历单纯封闭,心理活动强度和心理活动耐受力不够。 (二)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后,确定如下咨询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