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
音乐作为一种声音的艺术,有其独特的魅力。它是人类生活的反映及写照,人们用音乐抒发情感,用音乐愉悦生活,音乐能带给人们美感,使人们获得高尚的情感。幼儿音乐教育,更是一门教育的艺术,她对孩子情感的陶冶、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张扬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等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教育目标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具有规定性的指导作用,它是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同样,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教育目标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指南针,它既是活动设计的起点,也是活动设计的终点;既是选择活动内容、活动组织方式和教学策略的依据,也是活动评价的标准。 教育目标具有不同的层次。在我国,最高层次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提出来的,最高层次的教育目标就是教育目的,也就是全面指导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总目标。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幼儿阶段,这一目的表现为“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落实到美育上,《幼儿园工作规程》将其表述为“萌发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再具体到幼儿音乐教育,能够体现音乐教育学科特点、便于分解转化为操作层次的幼儿音乐教育总目标的确定,还需要依据一定的教育观、课程观、儿童观、艺术观等,需要首先对音乐教育目标进行归类。确定音乐教育的归属问题。 目前,在幼教界较有影响的目标分类法可以说是美国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它是“用一种对教育过程的目的进行分类的体系”。把教育目标分成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层次,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比方认知领域的目标包括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而知识这一层次又分成三小类,如具体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科领域中的普遍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这种分类的特点是“一种对学生行为的分类,而这些行为代表了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结果”。 但是正如有的学者对布鲁姆的目标分类学所提出的意见那样,学习可以说是不同领域的融合,很难人为地分割成三个领域;即使领域的概念确立,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这三个领域是否能全面、充分地反映心理结构的成分和学习的性质还有待讨论,况且每一层次目标都含有理解的成分。那么,尤其对于像音乐这样充满智慧和灵性的艺术学科,对于以萌发学生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为己任的幼儿音乐教育,如何在认知、情感、动作技能这三个维度上凸现感受和表现的教育内涵,如何突出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与科学教育、知识技能教育的显著区别与优势,如何显示音乐艺术自身的学科特点与规律,如何在体现操作性的同时克服繁琐与简单化的倾向,就非常值得研究与推敲。 对教育目标进行分类可以使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有更清晰、更明确的指向性,同时也可以引导我们去注意一个教育过程可能对幼儿产生的多方面的教育影响。但是,没有一种十全十美的理论框架能够囊括所有的教育因素和心理因素,所以我们只能依据我们所持有的教育价值与教育信念来进行取舍和扬弃。 幼儿教育常用的目标分类法还有以儿童发展进行分类的,把“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分解成能力培养的三个方面,将艺术纳入认知经验和操作经验的范畴。但是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审美教育、情感教育所应有的特殊性和具有的特殊功能来看,我认为,音乐教育确实在某种程度、某种意义上含有认知和操作经验的成分,但是音乐教育归根结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