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中国对外直接经济投资问题的研究 20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扩大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的精细化,推动资金、产品、技术和人员在国际间的快速、大量的流动。国际间投资资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的对外投资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的速度很快。下面就来论述中国改革开放之前以及之后的对外直接投资的状况。
第一方面论述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历史: 一、中国建国之初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 中国在封建时期的经济发展基本上是自给自足,不存在对外投资,甚至很少对外经济或技术各方面的交流,清朝末期才开始接触外国的知识文化,但也只是在接触阶段,中国封建时期的经济就没有接收到世界蒸汽时代带来的益处,错过了最好的经济发展时期。
二、中国建国之后对外直接投资的情况:建国之后,我国主动学习国外的经济发展模式,其中主要是学习前苏联,使中国的经济有了初步的发展,但对外投资还处于零的状态。
第二方面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现状: 中国对外投资正式开始于改革开放年代,经过20多年的发展,到了21世纪,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已遍布全世纪广大国家和地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领域已从过去以贸易领域为主逐步拓宽到资源开发、工业生产、农业、旅游等行业在内的更广泛的产业领域。截止1998年底我国境外投资企业已达5666家,投资总额约为63.3亿美元。其中,贸易公司3288家,协议中方投资额为37.8亿美元;生产型和其他非贸易类型的企业2378家,协议中投资额为25.5亿美元。投资领域涉及制造业、国际贸易、资源开发、农林渔业、加工装配、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药卫生、旅游、餐饮业、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等众多行业。促成我国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是:
经济全球分工深入化的推动。经济全球化表现为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形成和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贸易自由化、金融自由化的推进和信息技术革命将把我国置于更加广阔的全球化浪潮之中,国际分工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并带来经济效率的提高和国民福利的改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2.受跨国公司间购并的影响。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披露,1994年全球跨国购并投资额为1936亿美元,1995年为2294亿美元,1996年高达270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18%,1997年上半年跨国购并投资额高达1300亿美元。在国际直接投资总额中,跨国购并投资额所占比重大幅度提高,表明传统的投资创建企业的方式正在被取代,跨国购并日益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 3.我国对产业结构重大调整的激励。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全国整体产业素质仍然很低。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并不具备发达国家的那种国内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先决条件或优势。相反,要通过国际生产体系的建立来推动国内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势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结果。这种特定的宏观背景,决定了我国发展对外投资的目标必须体现国家产业政策的客观要求,反映宏观经济的总体目标,即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来带动本国产业结构的重组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