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企业人才竞争的实质 [摘 要] 人才竞争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因此,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进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根据企业的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的分析和归纳,人才竞争即企业人才资源管理和开发的系统能力,它首先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由于人才力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的特征,因此,人才竞争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就是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进而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就是张维迎所总结的具有“偷不去、买不来、拆不开、带不走”的竞争力 [关键词] 企业;人才;竞争;实质 当今世界的企业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取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就必须依靠人才来维持和培育竞争力。那么,人才竞争的实质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问题中来看问题。 一、人才竞争是知识的竞争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本身就是一场无硝烟的战争,国家之间的差距也好,企业之间的差距也好,由于人才就是掌握、控制和使用知识的人,因此,从内容上看,就是知识上的差距,人才的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人才争夺就企业来而言,不是做摆式,而是要他用知识为企业服务。在16世纪,著名英国科学家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企业争夺人才就是争夺知识,就是争夺力量;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我们说知识就是财富,我们争夺人才就是争夺财富;知识决定企业和国家未来的命运,我们争夺人才,就是争夺知识,就是争夺自己命运的把握权。 人才竞争是知识经济的必然产物,也是人才竞争的根本原因。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目前已经出现了全球性的人才危机爆发,根据2000年美国微软公司和IDC两家市场调查公司的调查预测,全球在21世纪前10年的人才缺口情况如下:美国当年缺新型工厂人才84万人,日本10年内缺科技人才160万到445万人,欧洲3年缺170万人,新加坡到第2年缺16万人。根据有关方面的调查,中国的人才缺口在前五六年内会更大。(注:见浩南、古太:《21世纪人才争夺战,中国准备好了吗》,载于《中国集体经济》2000年第12月)。北京、上海和广州人才缺口也十分大,(注:见《北京青年报》2003年1月14日)。面对世界人才大战残酷的形势,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因为大家都知道,人才对一个国家和一个企业的振兴都是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的人才争夺秩序不规范,谁抢先谁就得到人才,而且极容易进入一种“循环”之中,谁抢先一步,谁就有可能进入良性循环,反之,就会进入恶性循环,因此人才大战愈演愈烈。 其实,市场本身是有缺陷的,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人才资源的调节主要是靠市场进行的,因此必然导致人才供求上的激烈的矛盾。加上,各国总是从本国的需要出发,动用了比市场手段还要直接的行政手段来调节、安排人才资源,必然加剧了世界人才大战的激烈程度。 教育与经济发展相比,总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造成了人才供求的紧张性。新经济和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对人才的需要是越来越大,许多新型的产业只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必须补充大量的新型的人才。然而,在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面临着大量的人才老龄化,面临着大量的人才要退出工作或研究岗位,这样,就更造成了人才的缺乏与紧张。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