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山中高士晶莹雪-----薛宝钗论
摘 要 :薛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虽然她有时在某方面让人感到冷漠,但想想她全面的知识和超人的才干及豁达大度的行为、与人为善的亲和力、冰清玉洁的美貌,冷漠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完全可以被她的才、行、貌所包容,“德”的不足,也应归罪于当时的封建制度。
关键词 :薛宝钗 才干 亲和力 与人为善 美貌 冷漠 高
一个中国人,如果没读过《红楼梦》,那是一件十分遗憾的事,正如一个人没有吃过“国宴”一样,这个比喻虽有点蹩脚,我个人认为却也恰当。但是,读《红楼梦》比起吃“国宴”来,当然难多了。因为这部奇书从它诞生几十年起,读出一个专门研究如何读它的学问----红学。“评点派”、“索引派”和“新红学”、“旧红学”对它讨论争吵了不知多少年。其间的争吵自然离不开林黛玉,薛宝钗这一美的双壁。林黛玉灵心慧性,勇于冲破旧社会的束缚大胆的去追求幸福生活,受到诸多评论家的认可。同时他们排斥薛宝钗,认为她守旧,不能正视自已的前途,做事过于八面玲珑,显得很虚伪。但我在读《红楼梦》后,却对薛宝钗有着与之相反的看法,基于以下原因,我深深喜欢着这位艳冠群芳的山中高士。 一、薛宝钗的才干 薛宝钗天资聪慧、博学宏览。诸子百家没有她不知道的,唐诗宋词元人百种更是样样精通,甚至书上提及的草木之名也能列举一二, 同时能把经史子集融汇贯通,诗词歌赋博采广收,甚至连《西厢》、《琵琶》她都能涉猎。致使史湘云称赞她"知道的竟多",自己甘拜下风。其才干可归纳于如下几方面: 首先,薛宝钗的艺术造诣很深,或三言两语,或侃侃而谈,句句鞭僻人理,作品中作者的不少艺术见解就是通过她的口来表达的。 其次,她诗才的敏捷度与知识的全面,确实令人感叹。她能随意说出《唐诗品汇总序》中的“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温八叉之绮靡”。谈论理财之道时又能顺口道出《朱子文集大全类编》中的内容,至于笔挥海棠诗,讽和螃蟹咏,案翻柳絮词,更是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如果说黛玉是灵气充溢的“仙才”,薛宝钗就是“全才”。除此之外,她对画论也有个人的见解,谈到颜料画具又能列举不少;医学药理、参禅悟机那一套也出人意料的了如指掌,真是博学杂收无所不能!如此才情卓著,怎能不为她的“高”凭添无数优雅智性的神韵? 最后,在管理策划上薛宝钗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比如湘云发愿请客却又因没钱而一筹莫展时,宝钗不但在资金上赞助她,还在活动安排和细节筹划上帮助她:帮她拟诗题,又帮她布置宴会,还帮助她选择地点。后来,螃蟹宴如愿的安排在藕香榭的水阁,那里有盛开的桂花,“看着水眼也清亮”。薛宝钗在此事上展现出大局能控,小事会理的才干,连茶具准备都要安排得妥当。难怪贾母连夸她心细,凡事想得妥当。最后这次宴会和赛诗会举办得非常成功,人人尽欢而散,宝钗真是功不可没。还有一次,宝钗受王夫人之托,在凤姐生病时帮助料理家务。她的主要工作是每晚巡查上夜的值班人员,以防他们吃酒赌博。其实这是个吃力又不讨好的工作,薛宝钗却大胆的接受任务,用以小惠全大体,以柔克刚的办法顺利完成了任务,并很快就被老婆子们封为“镇山太岁”之一。薛宝钗在处理这件事的办法上,犹如一位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尽量的减少与管理对象的正面冲突,重于分析他们的心理,多“摸顺毛”,以理服人,达到了管理的高境界。再有就是在协助探春理家时,她作为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