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谈谈幼儿歌舞中情和趣的培养 [摘 要]幼儿歌舞是幼儿园艺术教育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促使幼儿将音乐和肢体动作和谐统一地结合起来,并完美地展示。现代幼儿歌舞活动并不是单调地教会幼儿会唱几首歌或会跳几只舞,而是作为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一种手段,要求老师将幼儿歌舞活动从设计到组织都充分调动幼儿的兴趣,使幼儿在歌舞活动由感兴趣到中主动参与,从而丰富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
[关键词]幼儿、丰富情感、兴趣爱好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能很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而爱好和兴趣是孩子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它是推动幼儿去探索知识并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它是指人对现实世界的一种非凡的态度,是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熟悉倾向和情绪状态。 音乐的真正价值,在于我们和音乐接触。由节奏的美,使肉体和精神共鸣共感,而表现节奏的行动;由和声的美,使人感到调和统一,而养成调和性;再由旋律的美,使人感到永久的统一,而养成统一性。因此,我们要凭着音乐的生气和趣味,渗透到孩子的生活里面去,使孩子无论在学习中、游戏或劳动中,都能有意志统一,行动合拍,精神愉快的表现,也就是使儿童生活音乐化。我爱幼儿歌舞,孩子们更爱幼儿歌舞,因为幼儿歌舞“活动型”、“创造型”的,他们在唱唱跳跳中受到熏陶,丰富情感。形成活动泼开朗的个性,在唱唱跳跳中感受音乐的美,产生愉快的心情。 一、“情”的感染 情感是教育的催化剂,美学家施东昌说过:“美感是最富有感情特征的”。艺术对人的培养是从“怡情养性”着手的,它要求“以情动人”,通过“美-成-理”的过程,使人产生情绪体验焕发高尚情感的激荡,思维的起伏,逐步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因此,我在幼儿歌舞教育中,首先抓住“情”字,通过师生间的互谐环境促进幼儿身心发展,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一)作为教师必须要正确的教学观和儿童观 教师与幼儿是平等的。在游戏或各种活动中,教师是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支持者、鼓励者、合作者、引导者。同时应尊重幼儿的能力和个性,密切关注幼儿的发展需要,遵循以上的原则制定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开展教学活动。因此,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指导态度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效果。因此,教师自己首先要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课时精神饱满、态度积极,心情愉快。在幼儿歌舞的教育中,我时常以表扬为主,幼儿好胜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