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初探 【概要】诗歌作为心灵的一种呈现,在很大程度上透露了意识的流变历程。在当前后现代主义甚嚣尘上的文化氛围里,女性诗歌一反过去女性话语缺席和半缺席的僵局,女诗人们自白,呐喊抗争,勇猛地拆解着男性话语中心的模式,在当代诗坛中竖起了自己的诗歌大旗。本文如下三个方面阐述现当代诗歌中的女性意识: 一、黑夜意识:黑暗浸染的心二、灰暗里飘摇的心:苦难与不安 三、写作及其语言的憩居:躯体写作的定位
【关键词】女性诗歌 女性意识 由于诗歌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90年代强调了个体生命意识的书写,因此,同时展现生命体验的女性诗歌出现诗坛时,就引起震动,并形成了另一片诗歌的天地——女性写作。她们一开始就站在与男性话语的对立面进行对抗式写作,抒写女性自身独特的心理特征(女性的个体生命经验)和对女性自身的生存境遇给予极大关注。其主要包括相对私人性的生存体验、躯体感受、性意识(原欲)等感性内容。特别是性、情欲等本能成为了她们诗歌的主要部分。由于孔子强调诗要“哀而不伤,乐而不淫”,所以“性意识”被传统文学观念排除在文学的大门之外。然而,后朦胧诗人们则认为“性”是人原始本能最直接的反应,最接近生命的本质。他们对性意识的表现实则是达到对传统道德理性观念进行强力批判的目的,以使作为个体生命的人得以从压抑,幽闭的生存状态中解放出来,使自身的“生命冲动力”得以展示和发挥,目的是要恢复人的生命创造力。 一、黑夜意识:浸染的心 文学写作是男性的事,也是女性的事。而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里,女性用写作的方式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往往不被提倡,甚或受到压制。“就是一些开明的士大夫,也只允许女性写一些风花雪月的短诗小令”。因此,历史上的女作家女诗人就那么屈指可数几个。即便在讲求男女平等的现代社会里,女作家女诗人也是不多见的。 二、灰暗里飘摇的心:困惑与不安。 在现当代诗歌中,女性的主体意识总潜藏着艰辛和困惑,在自己走出自己,自己追逐自己中,女性诗歌中女性意识总飘摇着隐隐约约模模糊糊的雾团。于青说:“女性文学从昨天到今天,都没有走出这抹雾气所笼罩的怪圈”,女性诗歌也一样,也未能幸免这种失重状态。诗歌作为心灵的一种呈现,在很大程度上透露了意识的流变历程。在当前后现代主义甚嚣尘上的文化氛围里,女性诗歌一反过去女性话语缺席和半缺席的僵局,女诗人们自白,呐喊,抗争,勇猛地拆解着以男性话语中心的模式。“我写世界/世界才低着头出来/我写你/你才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