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摘 要]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面对现今的世界金融危机急剧爆发的影响下,中小企业对其生存和发展的定位、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强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等几个侧面对中国中小企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空间等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发展 生存 定位 创新力 政策
中小企业都是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中小企业在数量上占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创造了全国50%以上的GDP,而该类中小企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却占到了全国城镇就业岗位总数的75%以上。最近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有关负责人透露,全国今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导致超过2000万工人解聘,这一数字不由得暗自惊讶,如果中小企业倒闭风潮继续蔓延,不但有可能助推国内经济已经出现的下滑趋势,还会使更多的人走进失业的行列,出现更大规模的民工返乡潮。这将会加大失业人口,不利于社会的稳定。而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之路在哪里?
1.全球经济危机使中小企业发展步入委缩
自去年以来,美国的次贷危机急剧爆发,波及世界各个经济强国,引起了全球经济的明显衰退;能源日趋紧张,石油价格疯涨不断;人民币在世界货币中快速走强;代表世界经济新力量的中国,为抑制经济和物价过快上涨,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如支持人民币继续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银根紧缩等等,宏观调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突出表现在:物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抑制,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固定资产投资回落,产业结构和出口结构调整优化步伐加快,楼市和股市价量回落。但是宏观调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在如此严峻的市场状况下,有关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情况作了广泛细致的调查,得出中小企业生存经营状况的结论是“堪忧”。具体表现包括:产值明显回落,效益大幅下降;出口形势严峻、增速跌入低谷;资金普遍短缺,经营难以为继;生存面临危机,关停并转增多等。 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是弱势群体,基础差、底子薄,抗风险能力弱。中小企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他们生产的产品以低附加值的低端产品为主,产品单一、专业化较强,技术水平较低。大多数企业没有研发能力、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有自主品牌的也是凤毛麟角,主要靠贴牌生产,没有定价权和议价能力,没有市场主导权,无法形成市场垄断和技术垄断。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仅仅是世界制造业产业链中的一环,主要靠优惠政策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优势,如廉价劳动力、厂租、土地和低廉的能源等形成的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企业的利润低,抗风险能力弱。由于受世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中小企业日益面临外来投资极不稳定,外来人口多,社会管理成本高,环境污染严重,电力和水资源紧张的境地,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越来越困难。 当今,减少了适应和喘息、转型机会的中小企业面对着死亡的威胁。企业尽快摆脱惨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