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500积分元)
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成本控制分析与研究 文献综述
中国石油集团作为国有超大型企业集团,其下属单位也大都为大中型企业,其经营特点为:经营规模大、经营资金量大等。但由于过去计划经济的运营模式,采取分散的管理模式,使得集团资金面临着粗放管理、资金运作率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资金分散、管理松散状况,集团公司自1995年开始,采取了一系列加强资金管理的措施,在中国石油集团所属企业中普遍建立了内部资金结算中心,撤并其下属单位的银行账户,实行企业内部资金的集中管理。为增强资金调控手段,提高整体效益,中国石油集团又成立了财务公司,利用集团内各成员企业资金使用上的时间差来有偿调节余缺,盘活内部资金。并在调控投资方向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日前,中石油辽河油田公司更加认识到: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成本管理与企业经营机制转换、与市场主体地位不相符的现象。因此,企业成本管理应科学树立成本效益观念,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向市场化转变,以科学发展观促进成本管理理论、实践创新。 一、成本管理定义相关综述 1961年科斯发表了《社会成本问题》,把交易成本作了进一步扩展。他以“对市场交易成本的考察”为题,探讨了交易成本与产权界定对经济制度运行效率的影响。他认为度量、界定和保障产权的费用,发现交易对象和交易价格的费用,讨价还价的费用,订立交易合同(契约)的费用,执行交易的费用,维护交易秩序的费用等等构成交易成本。企业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可大大节约这些交易成本。因为企业通过产权界定获得必需的权利,从而使用权利的行政决定(而非契约)安排活动,使组织和维持企业的行政成本低于市场机制的交易成本。进一步,科斯将交易成本用于分析社会成本。提出了产权界定和权利安排在经济交易中的重要性,通过“外在性”,把交易成本引入社会成本的研究领域,从而发展了交易成本管理理论。科斯的命题在20世纪90年代风靡世界,以至近期在我国引起了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震荡波,就任何入和任何企业都要面对“交易费用约束”的精神和观点而言,是很值得我国成本管理理论的创新和国内企业成本管理实践借鉴的。[1] 对于成本管理的定义,我国将成本管理定义为:“是对企业的产品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产品成本有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