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读《红楼梦》有感
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是一部让人入迷的书,又是一部能让人解悟的书。入而迷,出而悟,往复徊还於迷悟之间,这是每一个读者都会产生的体验。此书中曹雪芹用他天才的艺术之笔塑造了一大群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书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喜怒哀乐的人生百态,使人大长阅历;更体味到亲子之情、手足之情、爱恋之情,是值得珍惜的人间真情。待到多次反复的读《红楼梦》时,书中人物如旧友,却仍能常读常新,不但有新的领悟,而使人“入迷”“出悟”的是其中的人生境界、人生真谛、人生哲理。书中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形象最为光辉,其次王熙凤的人物形象也具有高度典型的意义。 贾宝玉身上最主要的一点是叛逆性,是他与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尖锐对立。 他生长在珠围翠绕、锦衣玉食的环境中。他一生下来,家里就给他安排下一条功名富贵、荣宗耀祖、升官封爵的道路,但由于他生活在这个腐朽的贵族家庭,内部的种种腐朽和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厌恶,大观园那些被压迫、被蹂躏的女孩子的聪明、纯洁使他受到道德上的感染,在鲜明对照下,对贵族生活、仕途经济使他开始厌弃。他感到荣国府里生活有自由,那些封建礼法,束缚得他一举一动都没有自由。“只恨我天天圈在家里,一点儿做不得主,行动就有人知道,不是这个拦就是那个劝的,能说不能行,虽然有钱,又不由我使。”这就初步形成了他的叛逆性格。 后来,贾宝玉住进大观园,这是一个封建礼法统治比较松驰的地方,在肮脏的荣国府里这是一块比较干净的地方。有利于他叛逆性格的滋长。 贾宝玉是荣国府未来的希望之所在,他受到贾母的溺爱,他可以在内帏厮混,也无人敢管,使他叛逆性格获得一个发展的机会。因此,他能在封建主义的精神道德所规定的范围以外行动。因此,他反对科举,不愿走仕途经济的道路,所谓“行为偏僻性乖张”,对封建主义的叛逆。他把全部热情和理想寄托在那些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孩子身上。这是叛逆性的又一表现所在,体现了他对奴婢的同情。 大观园这个女儿国里,生活着一群闺阁小姐,也生活着一大群供闺阁小姐们使唤的丫环女奴。这些闺阁小姐,虽然金枝玉叶、安富尊荣,可是她们同样受着封建礼教的摧残,同样得不到人身的自由,她们的命运,同样也是不幸的。至于那些女奴们,她们深受奴役、损害和侮辱,她们之中多数人是纯洁的、善良的,她们保存着下层人民的优良品质,闪现着封建末世里的一线光明。贾宝玉生活在这些女孩子中间,感到“天地间灵淑之气只钟于女子,男儿们不过是些渣滓浊物而已。”“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儿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