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高校班风建设
班级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所处的最稳定、最直接的群体,它是学校组织结构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学校的一切教学和教育活动都是通过班级这个组织形式来加以实现的,而班风建设又是班级建设的关键所在。通过班风建设带动班级其它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创造一个思想活跃、积极进取、团结合作、作风扎实的良好的人际环境,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和品质。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态度在群体中存在“同化”现象。可见良好的班风是育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化合格人才的重要保障。在全面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今天,如何抓好班风建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新的教育理念指导班级工作,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潜质,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人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讲过:“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了很大的教育力量了。”对于学生而言,班集体是他们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其他各种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一个好的班集体、好的班风对于其成员的影响、教育作用是巨大的。怎样才能搞好班级班风建设呢? 一、重视发挥教师在班风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班风建设来说更是如此。唐代思想家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谓传道,就是传授一定的哲学道理和政治原则;授业,就是讲授学业;解惑,就是指解答疑难问题。这三句话从三个方面比较准确地概括了教师的作用,不过,这还是着重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的主导作用而言。实际上在整个教育活动中,教师也是起主导作用的。列宁曾经说过:“在任何学校里,最重要的是课程的思想政治方向。这个方向由什么来决定呢?完全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这就透彻地说明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性,教育教学内容中的创新思想渗透性,也就决定了教师对班风的重大影响。一名师德高尚,知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任课教师会抓住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个别辅导、谈心等各个教育和教学环节,把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的行为和工作作风将会直接影响班风建设。我很注重自己的行为给学生带来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首先从我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我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不说话,那我就首先做到这些。在上课时,决不迟到;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如周会、集会期间,我决不和其他教师闲聊;学校规定学生校内不得骑车,那么我就一进校门首先下车,不管他们看到与否,我也要身体力行地做到这些。 因此,作为教师要为人师表,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教育学生,这样将有助于创建良好的班风。 二、学生骨干队伍的素质培养是班风建设重要环节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班级管理质量,只靠班主任一个人是远远不够的,最有效最持久的管理应当是学生在班主任的引导下自己管理自己。而在学生自我管理的过程中,一支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是不可缺少的。学生兴趣广泛、求知欲强、渴望接触新知识、新思潮、对社会问题比较关注,对政治经济领域的各种问题以及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事物反应敏感,而且有强烈的参与意识。但是,就他们自身素质而言,较浅的社会阅历就决定了他们思想上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