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
论文天下网
|
原创毕业论文
|
论文范文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论文降重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开题报告
|
心得体会
|
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
论文天下网
->
论文下载
->
毕业论文下载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本文ID:61954
全文下载链接
(充值:10积分元)
点击下载:
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收费: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 就业难 经济学分析
导论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总体就业矛盾加剧,新生劳动力就业于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相互交织,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及一些为解决大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相对满意且适合自己的工作这一问题提供切实有效的引导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1、 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商品紧销,是卖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商品滞销,是买方市场,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供给方没有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是商品,大学毕业生也是商品。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缺商品,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必将出现就业难。
从供给看,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因此,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从需求看,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除毕业生就业需求外,还有其他的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2001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加之高校毕业生,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需求大于供给,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框架。
2、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中国经济全盘进入国际分工体系,主要的产业呗固定在国际分工的底层,因此,中国即便是经济增长速度不低,但是新增加的劳动就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需要,是每天工作十二小时以上同时毫无劳动保障和福利的岗位,这些岗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我国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研究
下一篇
:
网络营销中的客户关系管理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国大
学生就业
经济学
分析
2013-02-21 19:21:22【
返回顶部
】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
学前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论文
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会计
法律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理工科论文
物理学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下载
包装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生物工程论文
制药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