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科学看待犯错的学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更何况是几岁的孩子。犯了错误的学生,只要敢于认错,勇于改正,仍然是好学生。就像镜子上的灰尘,只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把它抹掉,他还是和原来一样!在我的教师生涯中,曾帮助过这样一个孩子,挽救过这样一个灵魂。 一、确认 有一个胆大的一年级学生A,他上课不注意听讲,大模大样地喝水,我没收了他的水,他居然趁我转身写板书的时候把水悄悄拿走了!他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其他小朋友还不时地来向我告状,“××偷了我的铅笔。”“××偷了我的硬币。”“××偷了我的玩具。”一开始,我没太多留意,我想,小孩子可能是说着玩的。后来,类似的报告越来越多,我开始意识到学生A可能有不良的行为习惯。我想,无论这个孩子是否有这样的行为,作为一个教育者首先要保护他的自尊,尊重他的人格,然后再慢慢帮其改正。班会课上,我对全班小朋友说:“你们帮助咱们班的一个暂时落后同学是对的,但你们说错了一个词,不该说‘偷’,应该说‘拿’,他需要老师和大家的帮助”。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我也不好单刀直入地对其教育。我等待着时机的成熟。恰巧在一节语文课上,一位同学突然报告:“老师,××把××的两块糖放在了××的书包里。”我走过去一看,一位同学的书包里确实躺着两块糖。下课了,我生气地把甲同学带进了办公室,我让他解释清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开始,他为自己狡辩:“老师,不是的,我……我……我……”他支支吾吾地说不清楚,我恼怒地说:“别伪装了,我早知道你有不良的行为习惯了!”在铁的事实面前,他终于难为情地低下了头。 二、教育 A同学的不良行为真令人愤怒。可我转念一想,他毕竟只是一个7岁的孩子,就算坏,也不会坏到哪儿去。我在操场上转了一圈,等到心情平静下来,我开始对其进行教育。 我:早就有小朋友向我报告,你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有这回事吗?对老师要讲真话。还有你究竟拿过别人哪些东西,全部说出来,老师看你有没有勇气承认,就先从今天的事说起吧。 A同学:今天我想吃××的糖,我怕被他发现,就把他的糖转移到另一个人的书包里,就被你发现了。 我:把实话说出来很好,说明你还想做个好孩子。再想想,你前一阵子拿过别人什么东西? A同学:×天我拿过××的笔,×天我拿过××的硬币,×天我拿过××的玩具…… 我:那么,这些东西现在在什么地方呢? A同学:我把它们藏在我家里的玩具箱子里了。 我:明早上把这些东西全部带过来,物归原主,能做到吗?想想还拿过别人什么东西? A同学:还拿过家里储蓄罐里的钱。 我:多少? A同学:一次2元,一次5元,一次10元…… 我:你拿钱时,没被妈妈发现吗? 甲同学:妈妈在厨房里做事。 我:你拿同学东西时,一般在什么时候? A同学:下课的时候…… 我沉思着,犯情节这么严重的错误,不告诉他的监护人不行,一定把他父母找来,向他们汇报今天发生的事,并请他们一同配合对其教育。 第二天晨会课,我让他把“赃物”一一还给了同学,让他在全班同学面前承认错误,并保证以后不再犯,请大家监督他的行为。这样,我让他以自己的行动与语言洗刷自己的“罪名”。 三、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