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红日》的艺术特色
[摘要]《红日》作为一部优秀的当代写事文学作品,它的生命和感染力不但在于它塑造了一大批形象鲜明的人物形象,而且在于有较高的艺术性,能给人美的感受。精密的艺术结构、典型化的细节描写,融情入景的环境渲染构成了《红日》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艺术性、艺术结构、细节描写、环境渲染。
(一)精密的艺术结构。 一部文学作品(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塑造的成功,是离不开整个作品的艺术结构的成功的。所谓艺术结构,当然不是仅仅指作品中的故事情节的组成和发展,更重要的是揭示作品所反映的生活场景和人物形象的紧密的有机的联系。这种紧密的联系,可以使作品中的生活比现实生活更加集中、更加鲜明有力。《红日》的结构是严密的,作者在思想上能够站得比较高,能够把明确的主题思想和具有时代特性的人物和生活环境,简明而均匀地交织在一起。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是有节奏的,不论是描写战斗生活或是后方生活,部队或是人民,解放军或是国民党军,处处都出现构思巧妙的穿插手法,有疾有除,有劳有逸,有张有弛,因此,整部作品毫不沉闷和单调,具有一种朴素的魅人力量。如孟良崮战役解放军的群策群力,英雄虎胆,国民党的垂死挣扎,狼狈不堪等,都写得活龙活现。后方生活也写得相当出色。后方医院生活的描写就是全书的精彩篇章之一。断了一条腿的炮兵梅福如是那样坚强乐观、风趣幽默。为了成全杨军和阿菊这对夫妻,他精心导演了一幕喜剧。这决不是一般的取笑哄闹,而是对即将重返前线的战友的关怀与支持。此外,老百姓对解放军战士的爱护,伤病员重返前线的决心,杨军向负伤的黄营长告别等描写,也都十分感人。前方的胜利鼓舞了后方的工作,而后方的工作又有力地支援了前方。正因为能够把前方后方紧密联接起来,就使得整个作品既丰富多姿,而又严谨缜密。 《红日》穿插写了四对人的爱情生活,其中既有军首长,也有下级官兵。沈振新与因怀孕而留守后方的妻子黎青分手,并没有悲悲戚戚,而是乐观明朗,有的是慰勉与关怀;梁波与华静的感情是在战斗中凝成,同时又激励着双方投入新的战斗;姚月琴认识到不宜过早地在战争的形势下谈恋爱,就毅然停止了她与胡克的关系。 从正面反映解放战争,在艺术布局上是需要花费一番苦心的。如果把重点放在基层,则不足以反映战争的巨大规模和雄伟气势;如果着重写上级领导,则难于表现前线生龙活虎的战斗和短兵相接的拼杀。《红日》的艺术剪裁很有特色,它把点和面辩证地统一起来,既突出重点,又照顾全面。涟水、莱芜、孟良崮这三次重大战役写得各有特色。涟水是防御战,侧重写了一个撤退场面,莱芜和孟良崮都是围歼战,又以孟良崮为重点。具体描写两军对峙的作战场面时,既有整个战场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又有具体的英雄人物事迹的细致描写。如在莱芜战役和孟良崮战役中,解放军投入了大量兵力,作品重点突出了沈振新军,而在写这个军的下属时,又重点突出了刘胜团、石东根连、秦守本班,这样,在重点中既有上级领导,又有中下级官兵,既可以反映战争的全局,又便于展开面对面的厮杀,有利于塑造各级指挥员和战斗员的英雄形象。在注意突出重点的同时,作品又努力照顾一般,简洁地写了军、师、营、连、排各级,使整个部队活跃起来。应当特别指出的是,《红日》在写面时虽然一般采用虚写,较为简略,但决不是无关紧要。当沈振新在电话中接听陈毅司令员和粟裕副司令员的指示时,野战军首长那洪钟般的声音、那必胜的信心,对于他是一种多么巨大的鼓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