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广告词的语病分析
广告作为一种媒体,在商品经济社会里,其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作为广告的重要材料——语言,在传播信息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广告业近年来篷勃发展,是可喜的,但在语言艺术方面,无庸讳言,存在不少问题。尽管不乏一大批上乘之作,但以准确、鲜明、生动的标准来衡量,不合格者,并非少数。这样的广告,不但不能很好地传递信息,还有碍于语言的健康发展,不能不引起人们的重视。 一、广告语言常见病 陈词滥调多 前些年,那俗而又俗的套语满天飞,诸如“誉满全球”、“誉满全 国”;还有什么“省优”、“部优”、“国优”等。企望以此抬高自己产品的地位,吸引更多的顾客。后来,这些手法不大灵验了,于是,什么“金奖”、“银奖”、“×××指定用品”之类的语句接踵而来。不客气地说,这颇有拉大旗作虎皮之嫌。最近又出现了一些令人难解的套话,动不动便这也“隆重”,那也“隆重”,这也“荣誉”那也“荣誉”。是否真的“隆重”,难以考查,至于“荣誉”,商品刚刚上市,哪来的“荣誉”,谁授予的“荣誉”?这不仅反映了广告的创意陈旧,更反映出创作者语言艺术修养的确欠佳,就这么几句干瘪的词语,颠来倒去,只能会令消费者望而生厌,实难取信于民。 2、不实之词多 为了促销,看得出,有些广告绞尽脑汁,无计可施,便只好以“诱”的手段招来顾客了。语言上也就采用了“随便”式,什么事都敢向消费者许诺。卖药的,便是“一吃就灵”、“包治·······”、“宫廷秘方”、“祖传秘方”,甚至专治妇女病的药,男性病也很灵。更有甚者,连“化湿解毒”、“祛风止痒”都给“治”了。“治”什么,都可信口开河。商品广告之另一招,是施以“小惠”,模棱两可,诱人大钱,坚定不移。你看,“买一送一”,还有送二送三的;“买××获大奖”,买××出国×日游,“××万大馈送”等。我们不否认有奖销售是一种促销手段,但是,这类语言邯郸学步似的充斥于广告词之中,无疑是一种拙劣的做法。消费者不都是傻子,他们要动脑筋的。“幸运者”的桂冠轮到“我”的概率究竟多大,明眼人一看便知。这类言辞,可能一时有效,久而久之,任你怎么大声喊叫,顾客也不会轻易“惠顾”的。 繁言赘语多 广告词也和其他文章样式一样,崇尚简洁、明确。这是消费者详尽快有效地获得信息的要求,也是广告现代感的具体体现,可惜目前有些广告正缺乏这种意识。一种是把所有要说的话,全部都兜露出来。如左右对联,上有横批,下有“门槛”。中间那就更热闹了:大标题,小标题,有解说,有诉求······唯恐有一丁点儿空闲之地,仿佛不写满就对不起所花的广告费。另一种是财大气粗,反正有钱,连篇累牍的“广告”整版整版地连载不辍,与其说是广告词,倒不如说是长篇科技论文。恒美国际广告有限公司的基恩.伦赫德在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说:“必须牢记:成功的广告只有一个要点。”他还指出,广告策略中的七个致命伤,“第一,目标琐碎、模糊;第二,冗长的诉求······”看来,那些繁杂、冗长得广告词的创作者,还不懂得这条原则。 要医治以上三种常见病,首先要端正文风,这就涉及到一个立足点的问题。谁都知道,广告的主要目的是提高销售量,那么,就不应该立足于厂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而要立足于消费者需求什么就说什么。只有当消费者理解到对自己是有益的,广告才能有效,否则徒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