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毕业论文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论文下载 -> 毕业论文下载

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本文ID:62438

下载地址 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点击下载:下载地址 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收费:10 积分)  如何获取积分?

论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读鲁讯小说《阿Q正传》

    《阿Q正传》自一九二一年发表以来,至今已有八十多年了,今天读来,仍能产生强烈的震撼力,作者所塑造和刻画的阿Q这个形象,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作者对阿Q的顽固保守、自高自大、自欺自慰、精神胜利的描写入木三分,这也正是鲁迅感到在长期的封建社会统治下形成的中国的“国民性”即被压迫、被剥削还没有觉悟的错误思想的批判,《阿Q正传》正是鲁迅先生应用文艺的方式向中国的“国民性”发出的“呐喊”和吹响“改造国民性”的号角。鲁迅在对阿Q众多落后思想的描写当中,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的描写尤其是深刻,发人深省。
    一、夸耀先前的阔,设想儿子的阔
    阿Q本来不阔,但他偏要向人说“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这样来安慰自己,他在精神上胜利了。对于赵太爷、钱太爷的儿子是文童,文童可以考取秀才。因而赵太爷、钱太爷受到人们的尊敬;阿Q心里想:“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是比赵、钱二太爷的儿子阔的多,将来阿Q当然也要比赵、钱二太爷受尊敬了;他在精神方向又胜利了,他比赵、钱二太爷阔的多。自己陶醉于自己的被压迫的现状,就永远不会觉悟来改变这种现状,这是鲁迅最痛心的!
 那么,这种思想是不是仅只象阿Q这种农民才有呢?不是的,当时的封建官僚和知识分子很多人都有,并且由他们传给农民:自从鸦片战争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后,暴露了清朝统治的腐败和无能,事事不如外国。而又不愿从根本上改革政治,安于保守,又自欺欺人地夸耀过去或空想未来,以陶醉自己,取得精神胜利。比如说:“外国船坚炮利,工商交通发达,是物质文明;我国有几千年的精神文明,精神文明比物质文明好。”我们胜利了,满足了。既然胜利了,满足了,那还要积极地去改革开放干什么呢?中国也就不会改革开放不会好起来了。所以这种普遍存在于当时各阶级一部分人们中的自欺欺人,自我陶醉的精神胜利思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敌,鲁迅通过阿Q给以批判,是由于他的爱国思想。这种阿Q思想是与救国不两立的。尤其是劳动人民有了这种思想,就不会觉悟,来改变他们的悲惨的现状了,所以鲁迅先生通过民阿Q来批判这种思想,来解决中国农民参加革命的问题,以免象辛亥革命那样没有农民参加而失败了。鲁迅先生这种描写和批判,它的概括性是很大的,它的典型性是很高的:它概括了当时很多人都有的一种性格,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典型的思想,一种有代表性的思想,而又是通过有阶段性和个性的阿Q表现出来的。鲁迅先生想用文学去批判“国民劣根性”或“改造国民性”是他早在日本弃医学文的原因,也是在五四时代从事创作的原因,《阿Q正传》的主要思想也就是批判“国民劣根性”。批判这种劣根性,目的在提高“国民”的觉悟,以摆脱被压迫、被剥削的地位,改变国家的落后状况。
 但是中国落后状况是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压迫剥削的结果,只有无产阶级领导人民起来斗争才能解决,单靠文学是不行的。而且农民精神上的弱点并不能成为不能自觉起来斗争的唯一的或主要的理由;农民也有他的坚强斗争的一面。阿Q到了被压迫的无路可走的时候,虽然有革命的愿望和参加革命的可能性,而且他自以为是做了革命党被杀害了,但他究竟是被统治阶级思想毒害了的一种落后农民的代表,不是坚强战斗的农民,当时的农民也不全是阿Q。同时改造农民的劣根性或“国民劣根性”,文学固然可以起一定的作用,但根本解决还是要靠革命斗争的社会实践。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等作品中表现了要推翻人吃人社会的社会革命论的思想,但如何实现这种革命,认识还是较模糊的;象阿Q似的人物也就不会有好的结果。当然阿Q思想的普遍性还不只限于当时落后的农民,上面已经说过了,它的思想教育意义还是很大的。它是既有个性、阶级性,又有普遍性,通过个性表现共性的典型。
    那么,这种思想,现在的人们有不有呢?我看还是有的,不过表现的形式不同罢了。例如有些人安于自己过去那一点点的进步和成绩,用过去的一点点进步和成绩来夸耀自己,自我陶醉,心想:“我过去怎么样的时候,你还在干什么啦!”他的精神上是胜利了,也就不急于改变,不思进取!不学习,不进步,安于现状,吃老本,看不起别人。

相关论文
上一篇:论电子商务的所面临的问题及如何.. 下一篇:论《水浒传》 忠义观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论阿 精神 胜利 历史 义和 现实 意义 2013-02-22 18:20:32【返回顶部】

相关栏目

教育管理论文
汉语言文学
学前教育论文
心理学论文
小学教育论文
现代教育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
数学教育论文
工商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财务会计
法律论文
行政管理论文
物流专业论文
电子商务论文
理工科论文
物理学论文
乡镇企业管理
电视制片管理
文化产业管理
物业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下载
包装工程论文
印刷工程论文
工业工程论文
信息管理论文
生物工程论文
制药工程论文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信息计算科学
药学专业毕业论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