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试析《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摘 要] 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成为中国古代短篇小说的一面旗帜。本文以“超现实”为切入点,从小说的故事特色、情节结构、形象特点三个方面结合作品进行探讨。笔者认为:超现实的世界是《聊斋》故事的主要特点,有头有尾— 完整曲折、起伏跌宕的情节,是《聊斋》故事结构的主要特色,“狐狸精” --多层面的群体,是《聊斋》人物形象的独特亮点,这些元素构成了小说集的主要风格,也是作者创作风格的完美体现。 [关键词] 超现实 曲折离奇 语怪志异 花妖狐鬼
引论 清代文学巨匠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即雅俗共赏,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其所以如此魅力永存,究其底,除其针砭时政,抨击科举弊端,批判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等丰富的思想内容,想象奇特,语言雅洁,情节诡谲,故事生动,题材以语怪志异为主,形象以花妖狐魅为宗的艺术特色也是作品林立于古代文学颠峰的主要原因,下面作者试从三个方面对其艺术特色进行进行分析。 一、谈狐说鬼 --超现实的世界是《聊斋》故事的主要特色 康熙十八年《聊斋志异》初步成书时,蒲松龄写了《聊斋自志》,说:“才非干宝,雅爱搜神”这八个字,恰好说明志怪小说从雏型走向成熟的历史过程。 “志怪”两个字最早见于《庄子·齐物论》:“齐谐者,志怪者也。”所谓“志怪”,就是写非常之人,非常之物,非常之事。用现代文艺理论术语来说,就是创造超现实的他界,而且把它们当作现实世界来描写。 1、丰富多样的故事,离奇古怪的情节,花妖鬼狐的形象是构造《聊斋》超现实世界的主要元素。 《聊斋志异》故事的内容极为丰富多样,就故事的人物成分而言,有儒、佛、道,有人、神、鬼,有动植物中的精怪花妖,就故事发生的环境而言,有人间的田园村舍,野林荒郊、江河湖海,乃至九州外国,从九霄云外的辽阔星汉、楼阁殿宇到地下的十八层地狱,都是小说的环境,就故事涉及的事件,交织着人鬼之间,人妖之间、人神之间 的复杂感情,从小说展开情节的手段来看,巫法仙述有之,死而复生有之,借尸还魂有之,死死生生不一而足。 这些委婉曲折、峰回路转的故事发展线索,这些大胆的想像,妙趣横生的情节,通过人物离奇古怪的的境遇,创造了一个超现实的世界。神界和神仙形象、幽冥界和鬼魂形象、妖界和妖魔形象。 先看仙界。在古代小说家笔下,仙界存在于天界,存在于海底龙宫,存在于深山洞府,是不老不死的乐园。那里有奇树珍果,香花瑶草,美人仙乐,玉液琼浆,有永远的享乐和永恒的生命。但在《聊斋志异》中,紫气仙人开始向人间回归,仙人和世间的凡人一起过上了平平常常的生活。《聊斋志异》里,仙界除了天界、龙宫、深山洞府之外,还经常出现“点化”的仙境,所谓点化,就是人不需要寻仙,尘世就是乐土,仙乡就在现实中。有一对相爱男女被有钱有势者拆散,一个道士的宽袍大袖变成光明洞彻的房屋,让他们在里边幽会并生儿子,蒲松龄诙谐地说,在道士袖子里既冻不着也饿不着,还没人催税,“老于是乡可矣”;天上仙女蕙芳嫁给青州城里的马二混,把马家的茅草房点化成画梁雕栋的宫殿,把马二混身上的粗布衣服点化成华美的貂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