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中小企业的创新
一、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和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 (一)企业创新系统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 ,企业处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核 心地位,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适应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和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加快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四个子系统来看,由于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而这种组合的最终实现只能由企业家通过市场实现,其他组织和个人无法代替,因此,企业是技术创新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企业是知识应用的最主要主体,也是知识传播和创新的重要主体。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 1.中小企业的特殊作用显现,地位不断上升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出现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化与生产和资本的分散化趋势并存的现象,在“巨无霸”企业——国际产业战略联盟不断出现引起人们惊叹的同时,大量中小企业的迅速、健康发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大量的中小企业成为国际性战略联盟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制造业这种长期以来由大企业独占鳌头的生产领域中,随着行业与企业间分工与协作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成为新的分工协作体系成员,极大地提高了中小企业在这类领域中的地位及生存能力。 2.竞争与合作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由于自身的特点,独立作战的中小企业一般选择生产提供大企业不涉及的领域、或通过生产提供创新性的产品或服务生存,随着国际产业战略联盟等全球性的分工协作生产体系的形成以及区域性的竞争、分工与协作生产体系的形成,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要么成为大企业的合作伙伴,要么彼此联结形成“准大企业”,介于紧密的企业组织与松散的市场交换关系之间的“联盟式企业”成为大量中小企业壮大的背景。 3.全球化的分工与协作体系形成 在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共存的背景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使中小企业通过网络化的生产可以实现像大企业一样面对全球市场,从而使规模、集聚和垄断等传统集中控制转变为更均匀分布的无数个新的增长中心,技术创新成为竞争取胜的核心因素。 在适合于大规模集中生产的产业中,传统的内部垂直一体化正在由垂直分离取代:大企业控制着产业发展水平和方向,中小企业则通过市场或外包形式为大企业提供一些零部件及服务产品,形成以大企业为核心,中小企业围绕在其周围的“中心卫星式”结构。 4.对中小企业大量出现的另一个解释是交易成本理论 肯定了规模对大企业有利,即在一个较大的范围里,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使收益递增,而交易成本理论则指出企业的边界在于完成一个交易的市场交易成本与企业内部交易成本之间的边际,显然中小企业在节约交易成本方面占有优势。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降低了生产的最小有效规模,使中小企业出现规模经济性的可能大大增加。 中小企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美国出口总量中仅有7%是由500人以上的大公司创造的,而全球500强大公司仅占美国经济总量的9%,美国的小企业雇员人数占全国就业总数的60%,在欧盟则为66%。 (三)中小企业依靠竞争与协作促进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依靠竞争与协作促进技术创新。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有竞争关系时,它们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