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文提纲 论文题目:幼儿园美工劳作教育研究分析
论题观点来源: 人们常说“心灵手巧”,也就是说灵巧的双手是大脑发育良好的标志之一,是智慧的象征。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日本一学者也指出:“如果想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就必须经常使他手指活动。因为手指的活动能刺激大脑皮层中的手指运动中枢,从而使智能得到提高。”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在大脑中支配手部动作的神经细胞有20万个,而负责躯干的神经细胞却只有5万个,可见大脑发育对手灵巧的重要性,而手动作的灵敏又会反过来促进大脑各个区域的发育。平时如果经常刺激这部分神经细胞,人脑会日益发达,达到心灵手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因而,应当重视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拥有一双灵巧的双手,促进大脑的发育。 当孩子刚出生呱呱坠地,小手伴随着一阵阵富有韵律的哭声舞动时,你望着稚嫩、可爱的小手,万般疼爱之际,就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始对孩子的手指进行呵护、训练。训练孩子的抓握反映、抓握动作。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训练孩子的手指向精细动作发展,如玩纸、翻书、撕纸、捏饭粒、拍手、招手、翘拇指、穿衣服,扭纽扣、系鞋带,使用汤匙、筷子等。步入幼儿期可让孩子坚持有目的地使用双手,如做美工、绣花、编结、弹琴、绘画…… 3-6岁幼儿期的孩子,正是幼儿手的动作渐渐由简单的抓握动作向精细动作发展的阶段,手指动作日益多样。我国著名手外科专家顾玉东先生认为,人手能够完成27种复杂动作,这27种动作是:捏的动作,包括侧捏(开钥匙)、肚捏(写字)、尖捏(拾细物)、捻捏(辨物)、搓捏(点钱),握的动作,屈的动作,旋转动作,还有托、扭、拧、撕、推、抓、刮、拨、叩、压、挖、弹、鼓掌、夹、穿、抹、拍、摇、绕。能完成这么多动作的秘密在于人手有19块内部小肌肉共同协调运动。而幼儿的美工劳作活动中有大量的手指动作训练,活动的过程既是孩子训练手指运动的过程。因此,多年来,我们选择以美工劳作教学为突破口,对美工劳作活动促进孩子的潜能发展作了深入的研究。 论文基本观点: 把生活作为美工劳作活动的源泉、把游戏作为美工劳作活动的手段、把孩子作为美工劳作活动的主体、把创造作为美工劳作活动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