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家园沟通之谈话的技巧 [摘 要] “谈话”是家园沟通中的一项重要的方式。成功有效的谈话,可以增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感情,增进家长和老师之间的相互了解。有效地促进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怎样进行成功有效的谈话,还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首先。谈话的基本原则是“尊重”。要尊重家长和孩子,同时老师也要尊重自己。第二,谈话前要明确目的,针对不同的谈话对象找准谈话的切入口。第三、谈话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一些策略:切忌一言堂、表扬在先、切忌横向比较、适当的语速和音量。
[关键词] 谈话 尊重 目的 切入口 策略 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孩子身心健康的发展。然而,仅仅依靠在幼儿园里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不够的。只有家长与幼儿园达成共识,使家园同步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怎样才能让家长和幼儿园达成一致,让家长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呢?家园沟通的工作便成为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工作。“谈话”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最常见、最简单的方式之一,老师可以通过谈话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家长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幼儿园的阶段性教育目标,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因此,“谈话”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老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和谈话的情景。如:一位老师看到某孩子的妈妈进门,立即迎上去说:“快去问问你家儿子今天犯了什么错误?”这位妈妈的表情立刻从微笑变得阴沉。冲到儿子的面前指责:“你今天又犯什么错误了?你怎么老是犯错?”说着,举起一只手就向自己的儿子扇过去……在这个鲜活的实例中,我们看到在简短的谈话后,家长“认识”到了孩子的问题,孩子也受到了“教训”。但家长和孩子真正意识到问题的所在吗?这样真的达到了教育的目的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可见,要成功有效地和家长进行谈话,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的。 一、首先,谈话的基本原则是“尊重” 1、尊重家长和孩子。 真诚待人,尊重他们的人格。不论家长的年龄如何,学历如何或来自哪里……他们都应当得到尊重。老师在与家长进行谈话时,要注意讲话的态度和语气。在前面的实例中,老师告状的态度和指责的语气,完全没有考虑家长的心理感受,于是便出现了后面的武力行为,还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了伤害。老师在谈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把自己放在与家长,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进行交流。也要虚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多征求家长的愿望、需求、意见……让家长有表达的机会,让家长感到自己被尊重。 同时,在谈话时还要尊重家长和孩子的隐私。可以事先与家长约定好谈话的时间和地点。如:我班的一个男孩子,午睡时睡不着时,经常会自己用手摆弄生殖器。为了全面了解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我请家长提前半小时来园,与他进行了个别的交谈。这样的方法既避开了孩子也避开了其他的家长,顾及了家长的面子也保护了孩子的自尊。也让家长会更加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工作。 2、尊重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