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前 言 随着社会公众对教育需求的多元化增长,民办学校逐渐成为市场多元教育服务的提供者。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民办学校如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构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抵御办学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一直是民办教育实践者不断思考的核心课题。 一、 立足于自身的实践探索,民办学校内部应该建立七种管理机制,环境生态的适应机制、严格精密的质保机制、同心同德的文化机制、稳定活跃的人才机制、稳健的预警机制、自我超越的成长机制、追求理想的愿景机制。 环境生态的适应机制 办学校应对外界变化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及时获取信息、整合资源、调整战术的流程体系。具有良好环境生态适应机制的学校,一定会在学校的办学定位和战略决策上遵循“四个客观”的要求,即:“社会的客观需求”、“学校的客观基础”、“办学的客观条件”和“教育的客观规律。” 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社会关系网络,及时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源,积极争取政府机构和社区群体的信任与支持,形成合力;学校要积极参与社会学术团体活动,获得专业学习与交流的机会。通过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建立起的位置效应,来对关系网络中的信息传播进行参与和控制,从而为学校带来更多的信息资源和更大的竞争优势,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让我们牢记:一流的学校:创造变化;二流的学校:适应变化;三流的学校:被动变化;末流的学校:顽固不化!
严格精密的质保机制 以过硬的质量建立良好的信誉;以良好的信誉吸引充足的生源;以充足的生源保障丰富的财源;以丰富的财源支撑更优的发展。 教育是过程的艺术,没有过程就没有教育。重视过程的管理,把过程放在系统下管理,这样就会有一个良好的结果。例如,教学过程的控制管理,只有把备课过程、上课过程、作业过程、课后辅导过程、考试过程分别控制好,那么才预示着有一个好的教学管理系统和好的教学成绩。 同心同德的文化机制 民办学校的内涵提升离不开团队文化的建设,一个良好的团队文化。 文化是一种精神期待。它虽是无形的,但也是无限的,它超越时间和地域,超越制度和规范,超越个人和团体。学校文化是师生员工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共同愿景、价值观和使命。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它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为载体,通过员工的认同和行动形成具有磁力场效应的辐射影响。 稳定活跃的人才机制 指民办学校人力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的制度安排,包括人才的选拔和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