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论贾宝玉和他的爱情婚姻悲剧
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是《红楼梦》里面的中心故事,是贯穿全书的主要线索。作者主要通过描写社会环境来表现贾宝玉的恋爱婚姻悲剧。这个悲剧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关系悲剧;一个方面是贾宝玉和薛宝钗婚姻关系悲剧。作者从这两个方面来挖掘悲剧的根源:一是从主人公的思想性格方面来挖掘;二是从客观的社会环境来挖掘。 贾宝玉在性格上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特点。贾宝玉是封建社会中的公子哥儿,却能平等待人。他同情封建社会中地位卑贱的人,看不起封建社会中的男性。他尊重丫鬟,讨厌士大夫。在阶级斗争的环境中,他总是站在被压迫者的一边。他曾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浊臭逼人!”在和丫鬟相处中,他不摆主子架子,以伺候丫鬟为乐事。他这种思想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封建秩序,否定了封建等级观点。 贾宝玉性格上的另一特点是不肯遵守封建制度的一般规矩。他不乐意与士大夫往来,把怡红院的门关起来与外界隔离起来成为一个独立世界。他反对读四书五经,不愿考科举,不遵守封建社会秩序,能够平等待人。在二百多年前,他是一个进步分子,一个新的典型人物。 贾宝玉的性格是怎样形成的呢?这与他周围的环境不无关系。他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儿,自幼受祖母溺爱,未受到正统的封建主义教育。在贾府中,贾母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连贾政对儿子的教育权都被老祖宗给剥夺了。这表现在宝玉挨打后,贾母对贾政的训斥。结果反倒让贾政自己叩头认错,表示“从此以后再不打他了”。贾宝玉就这样在贾母的极端关心爱护下,未能接受正常的封建教育,产生了民主主义的思想。产生贾宝玉性格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周围的许多丫鬟对他的影响。生活在贾宝玉身边的丫鬟大都是普通劳动人民的女儿,家境一般都不太好。如袭人,就是城市贫民的女儿,家里穷,没有饭吃,几两银子卖给了贾家。又如晴雯,连她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是赖大家买来作为礼物送给贾母的。还有一种丫头属于“家生子儿”,是贾家世世代代的奴才。如鸳鸯,她的父母都是贾家的奴才。这些丫鬟身世悲惨,都处于被奴役的地位,生命毫无保障,命运不可捉摸。贾宝玉生活在她们中间,思想上受到她们的影响。他爱护她们,赞美她们,尊重她们,同情她们,与她们平等相处。 在《红楼梦》里,贾宝玉的性格是不断发展的。他生活在一个极端端腐朽而又富贵的封建大家庭里,不可能一点恶习都没有。他在具有进步思想的同时,还具有很多坏思想和坏习惯。如他和袭人曾发生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但后来经过斗争,他认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妥当,以后在男女关系上很严肃。另外,贾宝玉也曾打骂过丫鬟,但后来对丫鬟很体贴关心。还有就是他不喜欢结过婚的女子,讨厌老婆子。这些都是他性格方面不足的地方。 贾宝玉虽然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但他摆脱不了周围的环境,摆脱不了封建思想体系对他的束缚。没有力量反对作为封建政治统治的君权和亲权。对于封建家长他只能逃避,不能公然与封建势力对抗。这是历史的局限,更是阶级的局限,也是造成《红楼梦》悲剧的原因之一。 我们来看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贾宝玉为什么选择林黛玉而不选择薛宝钗,这得从林黛玉的身世、性格说起。林黛玉出身于一个门第不高,社会地位较贾府低的没落贵族家庭。林黛玉十一岁进入权势显赫的贾府。因林黛玉平时娇生惯养,刚进入贾府时紧张得不敢多说一句话,惟恐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让外祖母家人瞧不起。黛玉进入贾府后,上下人都在掂她的份量,而她的自尊心很强。在贾府里,贾母是她唯一的亲人。在父亲死后,她就成了一个一无所有,无依无靠的孤女,社会地位下降到最低层。在贾府中林黛玉全仗着外婆的保护过着小姐生活。想到香菱的命运,林黛玉就产生满腹忧愁。加上自己所处的封建政治势力的肮脏、污秽和威胁,因此造成她脾气大,脾气坏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