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浅谈高校财务管理现状
摘要: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教育得到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也因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教育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政府管理权力下放,高校成为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高校依法多渠道筹集经费的格局已经形成,在高校规模不断扩大,高校资源日益增加的背景下,如何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培养更多的社会适用人才以满足人民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已经成为各高校急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资源日益增加,如何加强财务管理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从理财观念、责任机制、管理方法、资源使用效率、人员素质等方面对高校财务管理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高校财务管理的建议。
关键词:财务管理 精细化管理 主要措施 高校;运行机制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经济下,高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新体制正逐步确立,新体制要求高校面向社会自主教学、科研,向社会提供人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真正实现自主办学,关键在于提高高校自身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增强自身内部能量,特别是在财政上要具备一定的独立性。在这种形势下,高校的筹资渠道、办学主体已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收人、支出结构也向多样化发展,客观上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 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 目前,我国高校制度突出缺陷是“所有者缺位”———高等教育出资人主要是国家,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终极所有者,但国家并不要求偿还其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分享经济上的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交给高校自行经营和管理。对于高等学校而言,国家对其投资,但并不对其进行财务管理,造成投资的所有者缺位;高校管理者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但并不承担具体的受托责任,导致资源缺乏有效的管理和监督。高校会计不进行成本核算,不计算损益,财务管理的弹性相当大,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财务管理的功能。 2 高校财务管理缺乏系统的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