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浅议如何当好一名校长
[摘 要]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因素,是由各于系统整合面成的一项综合社会管理工程。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决策者,策划者和组织者,他的得与失,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就如何处理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和当好校长的工作策略两大方面来探讨当好校长的方法及其重要意义。 [关键词] 当好 校长 策略 权变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的管理工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它包括人、财、物等各种因素,是由各于系统整合面成的一项综合社会管理工程。学校管理工作的成与败,事关千秋万代。而校长,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决策者,策划者和组织者,他的得与失,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评论它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由此可见,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作用举足轻重。 一、如何处理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1.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团结 在学校的工作中,往往因为领导成员的思想觉悟,工作经验,所处的地位和所站的角度不同,在贯彻方针政策,拟定工作计划,或处理某种矛盾耐,领导成员往往认识不一,意见分歧,这是正常的现象。重要的在于正确对待,认真处理好认识上的分歧,才能做到行动统一,指挥若定。领导班子必须建立一定的学习制度,在重大问题上,通过学习、讨论,各抒已见,发挥民主,在此基础上用政策和理论采统一思想认识。经过集体研究作出的决定,每个成员都应认真贯彻执行,任仍个人不得随意更改,执行中若有抵触,也应及时提出,在领导班子中复议,加以调整,再去贯彻执行。切忌领导班子成员“各吹各的号”,造成内耗,更不能允许把议论中的意见,尚未集中起来的看法,任意流传,以免引起老师们对领导班子有不团结的看法,造成领导之间关系的不和。所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团结是重要的。 2.正确处理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校长只有团结好全体教师,协同努力,习飞邑做好学校各方面的工作。校长要正确处理好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不能把校长责任制理解为一长制,校长只是一间学校的法人代表,学校的一事情不能由校长一人说了算。有些重大事情和关键的问题,还必须与教师讨论后作出决定。如果教师在工作中有某些缺点,不要动不动就高声训斥,或破口大骂,这样只能说明校长领导的无能,又容易引起教师在感情上对领导的不满。如果学校的校长把检查教师的工作以“监工”的面目出现,更容易引起教师的反感。例如;检查教师的教学笔记或教案,这是领导检查教师工作的一种手段或方法,这是有作用的,但是不能搞形式主义。有些教师为了应付学校领导的检查,往往把参考书的内容在教案中抄得工工整整,一字不漏。领导检查完毕之后下钧鉴定是“备课认真”,而教案写得简单些,涂改较多的教师不但受到批评,而且还扣发奖金。但是,到了期末考试时,就同一班级而言,教案写得工整的教师,他那个教学班的成绩,往往比不上教案写得简单而又修修补补的那个老师的教学班的成绩好。这就说明,关键的是教师是否能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本的进行备课,而不能单纯地看教师的备课本而确定老师备课认真与否。校长对老师的教学工作,必须作出公允的评价,不然,也会引起校长与教师关系的不和。 要处理好领导与教师的关系,首先校长不要摆架子,不要把自己凌架于教师之上,对教师工作的安排不能采取命令式,在校长的心目中,不要有比教师高于一等的心理,特别是在涉及个人利益方面,校长应具有与教师平等对待的心理,而不能有教师略胜一筹的观点。这样,领导与教师才能融成一体,教师就能从内心上对领导佩服,很多事情就能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