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如何在幼儿园有效的开展“幼小衔接”
[摘 要] “幼小衔接”正逐渐受到老师和家长们的重视,作为幼儿园教师,应和幼儿作那些准备呢?通过对家长和一年级老师的走访,引用德国教授哈克的关于幼小衔接中的“六个断层”的理论,结合自己的工作体会,谈谈在幼儿园大班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小衔接,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提高幼儿自理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2、适当改变学习方式,培养幼儿任务意识;3、提高幼儿建立人际关系的能力;4、让幼儿初步学会支配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5、家园及时进行交流沟通,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6、 调整安排让幼儿从心理上做准备也十分重要。
[关键词] 幼儿园 幼小衔接 幼儿园拥有众多的职能,其中的一个首要职能就是幼儿园教育要为入小学做准备。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教授一些基础的知识,学会与人交往的基本技能等。 进入幼儿园大班,幼小衔接就更重要了,那么,如何让幼儿从生理和心理上更快的适应小学的生活呢?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和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从习惯、心理、能力、知识一个都不能少。真正有准备的环境,要靠我们共同去营造。
近年来,幼小衔接工作已经受到家长们的重视。许多家长很重视幼儿物质的准备、知识的准备。有的家长给孩子准备了精美的书包、文具,有的家长早早的教授了1——10以内的加减法,甚至是20以内的加减法,还有的家长和孩子认识了许多的汉字。这说明,家长们已经有了充分的意识,但他们这样做,效果如何呢? 1、一年级老师们的担忧 笔者走访了部分一年级的老师,老师们反映:的确,小学一年级的上学期,许多孩子学得很轻松,特别是数学方面,基本上看不出学生的很大差异,但到了一年级的下学期,有的孩子“储备知识”已经用完,又因为在上学期中对老师所教的知识已经学过,从而养成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习惯,成绩一落千丈。老师们担忧,这种“早期教育”,是不是会对孩子们的学习习惯的起了反作用。看来,这种盲目的超前意识带来的反而是不良的效果。 2、家长们的困惑 于是,笔者带着这个问题又走访了部分家长,家长们也很困惑,他们反映,其实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准备,我们只是想,孩子入小学肯定有许多的不适应,我们不知道如何去帮助他们,只有先教一些一年级的知识给他们,让他们在学习上轻松一些,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适应环境、交往等方面的变化,对于孩子在入小学后出现的具体困难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就不知和孩子准备什么了。 3、幼儿教师的思索 对孩子来说,上学是件随着岁月自然来临的事情,就像随着季节的变化,大自然会有草长雀飞一样。但是它又是孩子的一件人生大事。因为我们都知道,孩子上学后,就将开始有计划、有组织的学习,完成一些明确的任务,面临一个全新的完全独立的集体生活。他是否会适应学校生活、热爱学习!这与幼小衔接这段特殊的过渡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和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从习惯、心理、能力、知识一个都不能少。真正有准备的环境,要靠我们共同去营造 那么,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底有那些不适应呢?我们又该和孩子怎么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