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0积分元)
末世之哀歌,五言之冠冕——谈《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及艺术成就 中国是诗的国度,尤其是古代,诗歌浩如烟海诗人灿若星辰。纵观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从《诗经》《楚辞》到唐宋诗歌再到明清诗歌均以五言七言为主。《古诗十九首》在五言诗歌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真实地反映了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外戚宦官专权的背景下,士人阶层的生活状态和精神危机,弥漫着感伤的气氛,是末世的哀歌,从艺术上来说,正如刘勰《文心雕龙》的评价,是“五言之冠冕”。 一.基本情况 1.中国古代诗歌语言形式的流变 诗歌源于劳动。原始人在集体劳动的过程中,配合着人们的劳动节奏和呼吸,产生了号子式的原始二言体诗歌。比如反映狩猎生活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肉。二言体诗歌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最早形式。二言体的劳动歌谣又发展为三言体的民间歌谣。比如东汉桓灵时《童谣》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诗经》以四言为主,也有杂言。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则灵活运用三至八言。经过四言、杂言、楚辞体,而后定型为五言体和七言体,并且成为中国古代诗歌最为普遍的语言形式。五言和七言成为诗人们最为习用的诗歌形式。 2.五言诗的出现与发展 五言诗与七言诗均出现于汉代。尤其是五言诗,经过乐府机关的收集整理和文人的模仿推动,至汉代已趋向成熟,出现了《陌上桑》等脍炙人口的五言诗作。五言诗的定型成熟,也是汉代为中国诗歌的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完整的五言诗是在民间歌谣中出现的,比如西汉流传在长安的《城中谣》 “城中好高髻⑴,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⑵,四方且牛额⑶。城中好大袖⑷,四方全匹帛。说明京都 的时尚被各地效仿,可以看出当时上行下效盲目模仿的社会风气。五言诗在民间酝酿传播,被乐府采集保存,引起了汉代文人们的关注和模仿。相传西汉苏武李凌的《别诗》,形式整齐语言浅近自然。比如昔为鸳和鸯,今为参与辰。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这些诗句抒情质朴,也可嗅出民间歌谣的味道。文人大量模仿写作五言诗,使五言诗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更加兴盛的阶段。代表这一时期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的就是无名氏的《古诗十九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