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10积分元)
民营企业人力资源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的定义
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HR Planning,简记HRP),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部分和重要领域。一般来说,关于人力资源规划的理解,主要有三个层次的意思: 1、确保组织和部门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所需要的合格人员,并使组织和个人得到长期的益处; 2、在组织和员工目标达到最大一致的情况下,使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3、分析组织在环境变化中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并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 所谓人力资源规划是预测未来的组织任务和环境对组织的要求以及为此而提供人员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工作者和组织的利益,最有效地利用短缺人才。在这个总的概念下,人力资源规划系统包括几项具体的相互关联的活动。这些活动是: 人员档案资料:用于估计目前的人力资源(技术、能力和潜力)和分析目前这些人力资源的利用情况。 人力资源预测:预测未来的人员要求(所需的工作者数量、预计的可供数量、所需的技术组合、内部与外部劳动力供给量)。 行动计划:通过招募、录用、培训、工作安排、工作调动、提升、发展和酬劳等行动来增加合格的人员,弥补预计的空缺。 控制与评价:通过检查人力资源目标的实现程度,提供关于人力资源计划的系统的反馈信息。 由此看来,人力资源规划就是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过程。 人力资源规划的意义
一个组织或企业要维持生存和发展,拥有合格、高效的人员结构,就必须进行人力资源规划,首先,任何组织和企业都处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之中,其各种因素均处于不断地变化和运动状态。这些环境中政治的、经济的、技术的等一系列因素的变化,势必要求组织和企业作出相应的变化。而这种适应环境的变化一般都要带来人员数量和结构的调整。其次,组织和企业内部的各种因素同样是无时不刻不在运动着和变化着,人力因素本身也会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比如,离退休、自然减员、招聘人员以及企业内部进行的工作岗位调动、晋升等导致人员结构变化。再次,在改革开放形势、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向市场经济机制过渡的时期,组织和企业内外的各种因素的变化会更加剧烈。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除了自然减员和组织调动外,人员的滚动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但是,在市场经济机制下,其情况却完全不同,各种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要靠市场机制的作用进行合理的配置,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人才的大量流动或许会变得习以为常。为了保证企业的效率,内部也必然要进行人员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最后,我国目前还处于新旧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的变动或许是最剧烈的,新企业的大量增加,老企业的改造,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乃至乡镇企业的大力发展,都对人员的变动数量、技能常识等提出了新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