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98.00元)
论文编号:XQJY049 论文字数:7664,页数:08
浅谈教师面对攻击性行为幼儿的教育策略 [摘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常会碰到这样的场景,“老师、老师、笑笑抓我”“老师、老师 、笑笑咬我”。。。。。。几乎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碰到过这样的"投诉”,可是大部分的老师是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年轻的没有工作经验的老师会不问原因将犯错误的孩子与集体“隔离”,将其归类为“讨厌的,不听话的”标签,然后一顿批评教育;有工作经验的老教师通常会先询问事情发生的经过,在将其批评一顿,并向幼儿家长告状,寻求家长对自己工作的认可,要求家长回家教育孩子不要打人。。。。。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行为中最具代表性,最突出的一种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受到生理、家庭、环境和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要了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的产生,必须先从他的形成因素方面来研究,只有知道其产生的原因,才能有针对性地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了解成因的同时通过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转变家庭教育中观念的偏差,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等策略,以便更好地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幼儿攻击性行为 、教育策略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概念 1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1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危害 2 四、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2 五、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 3 六、儿童攻击行为的矫正策略 5 参考文献: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