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80.00元)
论文编号:XQJY1134 论文字数:8065,页数:06
关于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分析与研究 [摘要] 良好的同伴关系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取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以及认知和人格的健康发展。而攻击行为是构建良好同伴关系的最大障碍之一。因而研究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对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实例调查、实验观察、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和研究。详细阐述了攻击性行为的涵义及具体的表现形式,分析它产生的内部因素、外部原因,以及认知过程对攻击性幼儿的影响,最后依据攻击性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联合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力量对他们的行为予以矫治。 [关键词] 幼儿 攻击性行为 同伴关系 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也叫侵犯行为,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的心理、身体、物品、权益等,引起他人的痛苦、厌恶等反应的行为。幼儿的攻击性行为产生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将牺牲良好的同伴关系,而良好的同伴关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其重要性又是不言而喻的。 良好的同伴关系为儿童与尽可能多的同伴交往提供了可能,使儿童和别人交流的能力不断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