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链接(充值:¥70.00元)
论文编号:HY1879 论文字数:7170,页数:05
论辛弃疾词中婉约与豪放风格的矛盾与统一 [内容摘要]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历城(济南)人.辛弃疾早年受祖父辛赞影响,培育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他20多岁时,曾组织了一支抗金义军.并受当时义军统帅耿京的派遣,与南宋朝廷联系,试图里应外合,协同作战.后南下,任江阴签判,在此后四十余年的生涯中,他除了有一半时间辗转在江西,福建等地任地方官外,大部分时间赋闲在家.作为一个主战派,他有勇有谋,但生不逢时,郁郁而终. 辛弃疾的词集名《稼轩长短句》,存词600余首,是宋代存词最多的词人.辛弃疾从二十二岁起便担当起了打击敌人,报效国家的责任,年纪轻轻就建立了卓著的功勋。这就决定了他的词决不会是浅斟低唱,剪红刻翠的风格。它们首先应澎湃着爱国热情和建功立业的决心,在他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贺新郎,用前韵送杜高》都十分明显的表现了出来。然而,细细体会,又会感到他的词中存在着某种矛盾,从而造就了辛弃疾词的独特风格。下面,我就尝试这就辛弃疾词中豪放与婉约的矛盾与统一加以论述: [关键词]婉约 豪放 矛盾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