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获取|
论文天下网
  • 论文天下网 |
  • 原创毕业论文 |
  • 论文范文 |
  • 论文下载 |
  • 计算机论文 |
  • 论文降重 |
  • 论文排版 |
  • 外文翻译 |
  • 免费论文 |
  • 开题报告 |
  • 心得体会 |

当前位置:论文天下网 -> 免费论文 -> 其他专业论文 -> 现代教育技术

让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焕发活力

销售价格:钻石会员免费

以下为论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30

让新课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焕发活力——分组、导生制在教学中的灵活应用
[摘 要] 本人从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引出了分组——导生制教学模式,重点阐述了该模式的实施过程,强调了几个突出问题。
[关键词]
 导生制    分组     主体    主导
[正文]
 
 随着新课程改革轰轰烈烈的开展,信息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得到了普遍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也逐步进入正轨。那么,信息技术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教学形式是否也要变革,教学的模式是否也要改善。作为学生他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到底如何,在信息课上他们到底了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如何处理参差不齐的状况,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反复琢磨和实践,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分组—导生制教学模式,在此仅供大家参考。
一、分组—导生制模式的原理
 分组—导生制的教学模式是结合导生制和分组教学两种模式而折中的一种典型的集体教学形式,笔者通过在教学中的反复实践而琢磨出的一种比较适合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教学模式。分组教学大家都很明白,根据一定的标准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若干小组,再对每个小组通过分配不同的任务进行教学。导生制(Monitorial system),是由英国国教会的牧师贝尔(Andrew Bell,1753—1832)和公谊会的教徒兰卡斯特(Joseph Lancaste,1778—1838)所开创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又叫贝尔—兰卡斯特制。教师上课时先选择一些年龄较大或较优秀的学生进行教学,然后,由这些学生做“导生”,每个导生负责把自己刚学的内容教给一组学生。依据这两种模式,我们参照分组教学的分组情况,从每个小组中选择出一名学生作为组长,也就是导生,导生不但负责辅助教学,而且还负责检查和考试,是教师的助手。
二、理论导向
1.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认为人的成长源于个体“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发展的根本动力追求目标。当个体达到“自我实现”需要的高峰,也就进入了自由创造的境地,出现“高峰体验”——创造潜能的发挥或自我实现给人以最高的喜悦,这种主观上的感受是最高的奖赏和奖励。教育的作用在于提供一个安全、自由、充满人性味的心理环境,使学生固有的优异潜能自动地得以实现。在分组—导生制教学模式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协作者和鼓励者,而不是一个单一的知识灌输者。

相关论文
上一篇:校园网的设计 下一篇:浅议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学生创新能..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信息技术 教学 焕发 活力 2012-12-03 12:13:59【返回顶部】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论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原创毕业论文

 

论文天下网提供论文检测,论文降重,论文范文,论文排版,网站永久域名WWW.GEPUW.NET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893628136@qq.com

Copyright@ 2009-2022 GEPUW.NET 论文天下网 版权所有